記者20日從福州海關獲悉,為優化營商環境,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更好地推動原產地簽證電子化進程,海關總署決定自5月20日起全面推廣原產地證書自助打印改革,屆時已在海關備案的原產地證書申請人或代理人可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或“互聯網+海關”一體化網上辦事平臺,自行打印海關審核通過的版式化原產地證書,打印的證書與傳統的用空白單證套打后簽發的證書具有同等效力。
據了解,原產地證書是用以證明貨物原產地的一種證明文件,出口企業憑借原產地證書能夠在進口方享受關稅減免和其他優惠待遇,在國際貿易中有“紙黃金”的美譽。首批實現自助打印的原產地證書種類包括中國——澳大利亞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中國——韓國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原產地證書、一般原產地證書等15種。
福州海關關稅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原產地證書自助打印是海關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提升企業獲得感的重要舉措。按傳統打印模式,出口企業至少要跑一趟海關,領取審核通過、有官方簽名及印章的原產地證書;改革后,出口企業只需要一臺互聯網電腦和一臺雙面彩色打印機,足不出戶就可以輕松獲得海關簽發的出口原產地證書了,打通簽證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該負責人表示,加上之前已經實施的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與原產地證企業備案“兩證合一”改革,今后將徹底實現企業申領原產地證書“一趟不用跑”。
據介紹,以2018年福州海關原產地證書簽證數量約11萬份預測,改革后,能自助打印證書的簽證數量約為5.3萬份,將大大節省企業申領原產地證書的人力與時間成本。(完)(葉秋云)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