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5G一直是處于風口上的“熱詞”,很多國內前沿科技都與5G相結合“碰撞”出了很多科技含量較高的未來新科技發展趨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向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卡脖子”的關鍵技術,強芯戰略是中國提升智能制造的關鍵部署,國家已經啟動集成電路基金,采取減稅優惠等政策措施支持芯片企業加快發展,利用國家重大專項計劃支持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支持企業參與開展聯合研究。這些政策將會加速芯片技術迭代,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從政策層面來看,近些年來我國一直都在推出相關政策,助力我國芯片產業的發展。例如2018年4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8年工業通信業標準化工作要點》的通知,提出大力推進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建設,加強集成電路軍民通用標準的推廣應用,開展軍民通用標準研制模式和工作機制總結。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
2018年3月份發布的《關于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為部分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減免所得稅。
2017年11月份發布的《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明確,鼓勵國內外企業面向大數據分析、工業數據建模、關鍵軟件系統、芯片等薄弱環節,合作開展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同年7月份還發布了《關于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通知》。
從地方層面來看,2019年10月份,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發布了集聚發展集成電路產業若干措施,其中提出了10項支持條款。
對于“中國芯”的發展現狀,劉向東對記者表示,目前來看,中國芯片產業已經初具規模,在芯片設計領域華為海思等已具有國際領先地位,而芯片制造領域也在奮起直追,但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差距。芯片種類繁多,應用廣泛,在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未來發展趨勢將會呈現爆發式增長。
“中國的資本市場對芯片一直比較重視。”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中國是一個信息產業設備的大國,現在芯片方面還比較落后。
“資本市場在努力挖掘相關的公司,但是真正符合條件的并不多。”桂浩明進一步表示,從這一層面來說,在發揮支持芯片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資本市場有更多的事情可做。
“我國軟件行業很多本身起點還比較低,目前效益并不十分突出,要真正發展起來,資本市場的支持是必要的。”桂浩明說。
劉向東對記者表示,中國芯片要有更好的突破要有人才支撐和市場培育,政策和資本市場兩者缺一不可。政府可以提供優惠的扶持政策予以支持,提供優良的營商環境,而資本市場可以提供直接融資支持,解決持續研發投入資金不足的問題。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