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區塊鏈技術推廣宣傳過程中,虛擬貨幣炒作有抬頭跡象。上海市金融穩定聯席會議辦公室、人民銀行上海總部聯合上海市區兩級有關部門對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開展專項摸排整治工作,對發現的個別企業為注冊在境外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提供宣傳、引流等服務的問題,責令問題企業立即整改退出。
近年來,與虛擬貨幣相關的炒作(如ICO、IFO、IEO、IMO和STO等)花樣翻新、投機盛行,價格暴漲暴跌,風險快速聚集。相關融資主體通過違規發售、流通代幣,向投資者籌集資金或比特幣、以太坊等虛擬貨幣。其本質上屬于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嚴重擾亂經濟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
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對ICO和虛擬貨幣交易場所進行清理整頓,境內虛擬貨幣交易的全球份額大幅下降,有效避免了虛擬貨幣價格暴漲暴跌對我國金融市場的沖擊。此后,針對在境外架設服務器向境內居民提供交易服務虛擬貨幣交易的平臺,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進一步加強監測和處置,并從支付結算端入手持續加強清理整頓。
前期,根據《公告》要求,上海地區開展集中清理整治,在全面摸清情況的基礎上,密切監控交易平臺資金情況,壓實平臺公司在處置過程中的主體責任,于2017年10月底完成當時已發現的13家ICO平臺和10家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的清理整頓工作。
在集中清理整治之后,上海市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對監測發現的參與虛擬貨幣活動的機構,采取約談、檢查、取締等監管措施,及時化解相關風險。下一步,上海市將繼續對虛擬貨幣業務活動進行監測,一經發現立即處置,打早打小,防患于未然。
同時,上海市金融穩定聯席會議辦公室、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提醒投資者注意,不要將區塊鏈技術和虛擬貨幣混同,虛擬貨幣發行融資與交易存在多重風險,包括虛假資產風險、經營失敗風險、投資炒作風險等,投資者應增強風險防范意識,謹防上當受騙。(記者桑彤)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