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出臺以來,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走勢一跌再跌。2019年4月,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創下最近26個月新低,降至4.17%。
除了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下滑外,2018年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余額也出現壓降。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403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存續的非保本理財產品,理財產品4.8萬只,存續余額22.04萬億元。2018年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余額較2017年減少1300億元。
平均收益率創26個月新低
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4月,389家銀行共發行了9285款銀行理財產品(包括封閉式預期收益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凈值型產品),發行銀行減少4家,產品發行量增加59款。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17%,較上期下降0.05個百分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近年來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發現,2019年4月,該產品平均收益率創下最近26個月新低。
2017年3月,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25%。此后,該產品平均收益率一路上漲,最高出現在2018年2月,該產品平均收益率漲至4.88%。
2018年2月后,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停漲不前。年末,各大銀行為攬儲往往會提升理財產品利率。但是2018年末卻一反常態,依舊未能扭轉下跌趨勢。而這一趨勢進一步蔓延至2019年。2019年4月,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創下最近26個月新低,降至4.17%。
那么,未來該產品平均收益率是否會跌破4%呢?
普益標準研究員于康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預計短期不會跌破4%。由于目前銀行體系內流動性總量總體穩定偏寬松,經濟基本面指標呈現好轉,央行在降準降息方面持謹慎態度,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近期大幅下滑可能性不大。
非保本產品存續余額減少
我們再把時間軸縮短至資管新規發布至今。自去年資管新規出臺以來,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走勢一跌再跌。
近一年來,從該產品平均收益率走勢不難看出,該產品平均收益率自去年4月之后一路下跌至今年4月的4.17%。
于康告訴記者,最近一年來銀行理財總體預期收益率持續下滑,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方面是資管新規頒布以來,理財產品非標投資受限,隨著原有較高收益的存量資產到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總體預期收益率;另一方面是受前期央行貨幣政策影響,市場流動性處于合理充裕狀態,帶來銀行資金面寬松和貨幣市場利率不斷下跌,從而導致理財收益出現下滑。
除了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下滑外,2018年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余額也出現壓降。
2019年3月29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與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8年)》(以下簡稱《年報》),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403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存續的非保本理財產品,理財產品4.8萬只,存續余額22.04萬億元。
2018年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余額較2017年減少1300億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并不是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余額規模收緊的第一年。截至2017年底,非保本產品的存續余額為22.17萬億元,較上年末下降4.51%。
天風證券指出,資管新規正式稿出臺之后,銀行觀望情緒較濃,理財規模一度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2018年6月底,規模降至20.88萬億元。
隨著理財新規和央行通知發布,監管政策全面落地且邊際上放松,例如允許老產品投資新資產、允許自行制定整改計劃、穩妥處置非標、部分產品可繼續使用攤余成本法等。銀行理財短期整改壓力明顯緩解,非保本理財規模目前基本穩定在22萬億左右。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