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今年動力電池產量或下降 長期趨勢依然樂觀

今年動力電池產量或將下滑,同時動力電池企業或將進一步減少,行業洗牌加速。后期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及利好政策出臺,新能源汽車補償性消費需求將顯著增加,動力電池產業長期趨勢仍然向好。

動力電池行業正面臨著嚴峻考驗。補貼退坡的不利影響還在持續,新冠肺炎疫情又讓低迷的市場雪上加霜。

2020年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和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下降過半。中國化學(601117)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下稱“動力電池分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4.86萬輛,同比下降52.3%;搭載的動力電池裝機量2.32GWh,同比下降53.5%。

變數增多,挑戰升級,現階段動力電池行業的發展情況如何,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今年動力電池產量或下降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動力電池企業復工率逐步提高。了解到,截至目前,寧德時代(300750)、比亞迪(002594)、國軒高科(002074)、力神電池、億緯鋰能(300014)等動力電池產業鏈上的企業已經復工,生產逐步走向正軌。

“值得注意的是,復工并不代表復產。受審批難、人員到崗難、防疫物資保障難、產業上下游配套難、物流不暢等因素影響,很多動力電池企業雖然已經復工,但產能運轉狀態并不飽和。”中南大學教授李薦指出,目前動力電池行業產能恢復在八成左右,全面復產、達產仍需時日。

李薦認為,總的來說,新冠肺炎疫情對動力電池行業沖擊較大,疊加補貼退坡造成了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縮水,今年動力電池產量或將下滑。

事實上,近日,能源咨詢機構伍德麥肯茲已將2020年中國新增電池產能的預期從原來的261GWh下調至237GWh,產能預期減少約10%左右。

伍德麥肯茲的預測不無道理。動力電池分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排名前十的動力電池企業裝機量均出現不同幅度下滑,其中寧德時代裝機量為1328.24MWh,同比下降35.95%,比亞迪裝機量為251.08MWh,同比下降81.70%。李薦表示,裝機量的普遍下滑必將影響電池企業的新增產能規劃。

引發產業鏈連鎖反應

“市場緊縮、停工停產致使動力電池企業收入銳減,但房租、工資、利息等剛性支付難以避免,企業現金流壓力倍增,一些原就實力較弱的企業處境將更加艱難。”李薦直言。

一位不愿具名的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負責人表示,延期復工已經導致企業供應能力受到影響,由于疫情,國外廠商從中國進口零部件更為謹慎,部分車企正在尋找替代供應商,后續發展不確定性隨之增加。

據動力電池分會的統計分析,2019年,我國共有新能源汽車配套動力鋰離子電池企業79家,較2018年減少了13家;而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動力電池企業或將進一步減少,整個行業加速洗牌。

李薦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動力電池需求疲軟,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或會面臨倒閉風險,而頭部企業擁有雄厚的技術積累、足夠的資金支撐和快速的市場反應能力,受到的影響有限。

注意到,2月26日,寧德時代發布非公開發行預案,擬募集不超過200億元,用于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項目建設、研發及補充流動資金。所募集的200億元資金將用于五大項目,這些項目達產后將合計新增鋰離子電池年產能52GWh。

作為動力電池制造大國,國內動力電池生產受限,也影響到了國外整車等下游領域的零部件供應。博世首席執行官沃爾克馬爾·鄧納爾日前表示,疫情可能會影響其全球供應鏈,且該供應鏈嚴重依賴于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前韓國市場研究公司SNEResearch發布的2019年全球鋰離子動力電池出貨量榜單中,排名前10的企業中國有5個,而在2018年,中國企業占據了7個席位。業內人士表示,一邊是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增長放緩,甚至部分頭部企業出現負增長,另一邊是海外電池企業裝機量快速增長,結果便是部分國內頭部企業被擠出前十陣營。

長期趨勢依然樂觀

“新能源汽車市場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策扶持力度。國家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規劃不會改變,2020年新能源汽車政策總體仍比較積極,這也是動力電池需求量基本穩定的保障。”李薦說。

近日,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表示,商務部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出臺進一步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減輕疫情對汽車消費的影響;鼓勵各地根據形勢變化,因地制宜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增加傳統汽車限購指標和開展汽車以舊換新等舉措。王斌指出,疫情對汽車行業的影響是階段性的,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生產生活逐步恢復,后期汽車的補償性消費需求將顯著增加。

2月24日,工信部印發《關于有序推動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重點行業企業復工復產,其中就包含了“鋰離子電池產業”,這無疑也是一大利好消息。

此外,李薦指出,我國動力電池產業整體技術水平已躍居世界前列,國際市場對國內企業的認知度日漸提升。中小型動力電池企業也要走出國門,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如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發展中國家或地區,進行適應當地市場需求的產能布局,一方面能夠釋放國內競爭壓力,另一方面可以達到分散風險和全面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1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