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原創 >

鄭州市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擁有量排名第10位

“專精特新”迎來政策風口。不光在各大重點部署中頻頻露面,還上了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被提升至國家層面。北交所設立,資本市場的舞臺也已經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搭好。

“專精特新”為何如此受關注?河南省的專精特新“小巨人”有多少?都分布在什么行業?如何激發河南誕生更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今天,通過數據給予解析。

入選“專精特新”對企業來說意味著什么?

根據官方解釋,專精特新“小巨人”指的是這樣的企業:長期深耕細分領域,專業化程度高、創新能力強,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在97%以上,平均研發經費占營收比重超過7%,平均擁有有效專利超過50項,是當之無愧的隱形冠軍企業。

“專精特新”迎來政策利好,對河南的中小企業意味著啥?

河南省工業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夢潔認為,“專精特新”是未來中小企業發展的方向,將會受到政策層面更多青睞。而對于河南省的中小企業而言,入選“專精特新”企業庫,能夠在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管理提升、融資服務等方面獲得幫助。但只有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四大優勢的中小企業才能脫穎而出。

數據

A.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浙江第一,寧波亮眼

2019年至2021年期間,工信部先后公布了三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共計4922家(第一批248家,第二批1744家,第三批2930家)。企業預警通方面表示,截至9月24日,其數據(4759家)是經去重后得到的最新數據,因此,后文所涉及的相關討論,將基于企業預警通提供的去重后的數據進行。

我們從地域分布來看(含計劃單列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浙江(470家)、廣東(429家)、山東(360家)包攬了前3位,是當之無愧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富戶”。江蘇(285家)、上海(261家)、北京(256家)緊隨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從浙江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城市分布情況來看,表現亮眼的不是省會杭州,而是寧波,47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有182家來自寧波,占比39%。

寧波以“一己之力”超過深圳(169家)、成都(107家)、青島(97家)等重點城市,成為全國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最多的城市(不包括四個直轄市),甚至一市的數量就超過了湖北(172家)、江西(144家)、陜西(112家)等省份全省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

B.企業主要聚焦高端制造和新材料,信息技術類企業明顯增多

從行業分布來看,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在滬深兩個交易所上市企業共317家,其中主板89家,創業板135家,科創板93家。

整體而言,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分布于以機械(58家)、電氣設備(32家)和電子設備(45家)為代表的高端制造領域以及以化工(46家)為代表的新材料領域,屬于信息技術服務的企業共5家。

此外,2021年5月及8月,工信部在已經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又擇優選定兩批建議重點支持的“小巨人”企業名單,共計1438家,其中,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的企業有121家。

盡管高端制造與新材料仍是其主要聚焦領域,但這些企業當中,屬于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的企業數量明顯增多,有9家,覆蓋領域包括設備自動化、3D打印、信息系統集成、智能控制系統等。

C.河南企業數量排名并列第11位,后備資源豐富

河南省以207家的成績與四川省并列第11位,比第一名浙江省少263家,重點城市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擁有量中,鄭州排名第10位,共有63家。

“河南省在生物工程、智能制造等領域是有孵化‘專精特新’企業優勢的。”河南省嵩山智庫秘書長、河南省高質量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陳中武解釋。

不過,河南省內可供孵化的后備企業資源比較豐富。

此外,記者從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中小企業服務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共有1028家,其中第一、二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2家。第三批已推薦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71家。中央財政支持的第一批重點“小巨人”企業27家。

關鍵詞: 企業 鄭州市 國家級 排名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