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原創 >

柳州市舉行廣西高校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對接會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深化產教融合,助推廣西產業高質量發展,12月14日上午,自治區教育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在柳州市舉行廣西高校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對接會。自治區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一級巡視員黃雄彪,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一級巡視員陳可猛,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湯振國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伍春輝主持。

會上,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有限公司、桂林光隆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或政府部門與10所高校現場簽約,共建廣西大學甘蔗與制糖產業學院、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中國—東盟集成電路現代產業學院、廣西科技大學智能車輛(制造)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學院等10個現代產業學院,成功吹響我區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集結號。

25所普通本科高校校長和分管校領導、50個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主要負責人和50家簽約共建單位負責人齊聚一堂,分享建設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的新做法,探討高校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途徑。

黃雄彪提出,為進一步適應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工業強桂戰略、科教振興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滿足當前產業升級轉型對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響應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建設現代產業學院的部署,教育廳聯合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出臺了《關于推進廣西普通本科高校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工作的實施方案》,并遴選出50個我區的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我們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對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助力“三大振興”、建設壯美廣西的戰略意義,共同探索具有廣西特色的現代產業學院建設路徑,從創新辦學體制機制、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深化校企協同育人、整合盤活校企資源平臺、推進產學研一體化等方面著手,推動我區高等教育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良性互動,為振興廣西高等教育、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

陳可猛提出,振興工業是實現我區“十四五”“加快發展、轉型升級、全面提質”和“兩個高于”發展目標的重點、難點和關鍵。自治區教育廳會同工業和信息化廳等部門共同推進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工作,是推進我區人才培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全區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升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助推我區產業振興的具體實踐。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下一步將把現代產業學院建設與工業園區建設結合起來,統籌規劃,整合資源要素,以加大對現代產業學院所在工業園區的資金投入、項目支持的方式,來推進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

湯振國表示,柳州逐步形成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5+5”產業發展格局,產學研合作、產教融合深度不夠已成為制約柳州現代制造產業發展的短板之一。為解決這些問題,柳州市積極加入全國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城市和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建設“產-教-城”融合區,計劃投資近247億元重點建設34個產教融合項目,引導當地院校建設17個產業學院,重點打造濱江智谷,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轉型。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徐華蕊介紹,學校主動對接區域主導優勢產業、支柱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學校學科專業優勢和特色,通過“六抓一服務”,建設了一批特色鮮明、服務面向明晰的現代產業學院,依托花江智慧谷電子信息產業園,推動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打通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路徑,產出成果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作為本次會議承辦單位,廣西科技大學和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建的智能車輛(制造)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學院已進入教育部首批50個現代產業學院公示名單。學校校長李思敏介紹學校已建成5個現代產業學院,形成“政、校、企”合作聯盟,實現了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規格與產業發展有效對接,在科技協同創新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廣西大學甘蔗與制糖產業學院代表李凱主任和賀州學院碳酸鈣現代產業學院陳珍明院長作為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代表,介紹了相關產業學院的優勢特色、運行機制、人才培養、協同創新、服務產業的成效等情況。簽約之后,學院將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實現產業學院與產業同頻共振。

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長波表示,企業轉型升級需要專業匹配、素質精良的高質量人才的支撐,從廣西高校獲得人才供給的需求十分迫切。此次會議的召開正當其時,該公司將更為積極地參與產教融合項目,為擴大就業創業、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貢獻力量。

廣西環保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玉峰表示,該公司將遵循共建生態環保產業學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桂林理工大學協同育人、協同創新,為守護“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的金字招牌,夯實廣西生態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壯美廣西作出積極貢獻。

自治區教育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共同確立的50個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以我區高校最具優勢特色的學科專業為支撐,包括44個國家級和44個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教育部立項建設的世界一流學科、33個廣西一流學科(含培育),通過與政府部門、行業、企業、科研院所等單位合作共建,致力于建成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企業服務、學生創業等功能于一體的示范性人才培養實體,構建高等教育與產業集群聯動發展機制。50個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已建立起服務我區產業發展、涵蓋本碩博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覆蓋在校生人數達47949人,2700多名教師中有40%來自企業,企業可提供380多萬平方米的實習實訓場地,將為產業發展提供數量充足、符合需求的專門人才。此外,50個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產出的科研成果獲得13項自治區級一等獎、24項二等獎、53項三等獎,近5年已實現價值2500多萬元的科研成果轉化,擁有14個國家級和61個自治區級科研平臺,共建單位擁有19個國家級和69個自治區級科研平臺,雙方合作將實現“強強聯合”,共同為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創新動力。

來源:高教處

關鍵詞: 柳州 廣西 高校 發展 對接會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