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湖北華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成為宜昌首家科創板企業。華強科技是國內領先的防化裝備科研生產企業、全國醫藥包裝龍頭企業,也是宜昌頭號上市后備“金種子企業”。2020年5月,該公司全面開啟股改上市進程,經過一年多籌備,成功登陸科創板。
“公司成功上市,令人倍感振奮,稅務部門提供專業指導咨詢,幫我們梳理稅務風險點,極大提振了公司上市信心。”回顧企業籌備上市過程,華強科技總會計師朱經平對稅務部門的服務感觸頗深。
企業上市是一項系統工程。朱經平介紹,宜昌高新區稅務局提供了全方位上市項目“管家”服務,幫助企業準確把握稅費政策,規避涉稅風險,解除后顧之憂,及時解決各項涉稅問題,稅務“店小二”的貼心服務讓企業輕裝上陣,心無旁騖努力抓生產經營改革籌備上市。
對于每一個擬上市的企業,稅務健康證明是必不可少的審批資料。為了保證企業合規上市,宜昌高新區稅務局“金種子”政策服務團隊第一時間主動對接,聚焦企業需求開展政策輔導,提供全稅種、全流程、全方位的涉稅服務。特別是針對企業上市可能遇到的政策性搬遷、股份制改造、股權轉讓等涉稅問題進行了梳理,“量身定制”了一份稅收服務清單,開展“一對一”專項輔導,幫助企業規避涉稅風險疑點和上市風險點,做到先人一籌、快人一步、暖人一度,為助力企業上市按下快捷鍵,避免因涉稅問題影響上市進程。
令華強科技財務部負責人王德彬印象尤為深刻的是,在2020年疫情尚未緩解的艱難時刻,公司作為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高新區稅務局開設“綠色通道”支持企業快速復產保供。
翻開企業的減稅賬本,華強科技創新發展道路上的“稅力量”清晰可見。王德彬算了一筆賬,從2020年籌備上市至今,華強科技享受到了超過7000萬元的減稅降費優惠政策,主要有: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1975萬元;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及安置殘疾人加計扣除減免企業所得稅4436萬元;疫情期間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社保費、捐贈防疫物資減免增值稅等稅費減免978萬元;防疫生產設備購置費用一次性稅前扣除企業所得稅優惠減免362萬元。
減稅降費極大緩解了華強科技籌備上市期間的流動資金壓力,這些減免的稅款直接用于華強科技復工復產、防疫物資的生產保供、擴大企業再生產能力建設以及公司改革上市的相關支出,有力支持了華強科技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與經營發展改革上市的雙重勝利。
作為國內領先的防化裝備軍工企業和最大的丁基膠塞生產基地,華強科技此次上市募集資金將用于新型核生化應急救援防護裝備產業化生產基地項目、新型核生化防護基礎材料研發平臺建設項目、信息化(數據驅動的智能企業)建設項目等。對此,朱經平也表達了期許:因項目投資金額大、建設周期長,希望登陸資本市場后,稅務部門能夠繼續予以針對性的政策指導,讓企業在合規開展生產經營業務的同時,充分享受稅收政策紅利,規避稅務風險。
據了解,目前宜昌高新區還有一批后備企業也正朝著上市的方向努力。宜昌高新區稅務局負責人徐佐剛表示,該局“金種子”政策服務團隊將密切關注企業的涉稅需求,通過云走訪、實地調研、座談會等形式開展稅收個性化服務,針對性地輔導稅收操作和財務操作,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具體涉稅問題和困難,做好扎根本土的上市或擬上市企業的稅收“管家”,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宜昌市稅務局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