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原創 >

四川興文縣校內“五項管理”改革穩步推進 校外培訓機構從嚴清理整治

自秋期開學以來,興文縣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貫徹“雙減”意見為主線,堅持校內校外聯動,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提質增效、五育融合,校務常規管理規范、務實高效,在校內教學、校外培訓量大方面精細化推進,切實保障教育的民生普惠本質,促使“雙減”意見落地見效,全力構建社會、學校、家庭三個層面的協同育人體系,在減輕課業負擔的同時,強化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切實推進兩項改革教育“后半篇”文章,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打造興文成為民族區域地區基礎教育創新品牌奠定堅實基礎。

校內:“五項管理”改革穩步推進

依據教育部、省市教育主管部門關于“五項管理”相關文件的要求,從“剛性約束”和“柔性管理”兩方面著手,對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五方面提出精細化的管理舉措,有效促進學生五育融合的全面發展。成立“五項管理”專項指導組,起草出臺興文縣加強五項管理的指導實施意見,對全縣各學校的有效作業管理等進行持續深化研究,尤其對作業管理方面,明確要求作業總量,任務時長,并在教師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和課程設計上提出明確要求,嚴謹布置重復性、懲罰性作業,避免機械、無效訓練。

“‘雙減’意見的出臺,首先最需要的就是學校做出改變。”古宋二校校長李茂剛說,“對于學校而言要做好“加減法”兩項工作,一是在孩子作業量上做“減法”,二是一方面在課堂效率和課后服務質量上做“加法”;另一方面在家庭教育上做“加法”,即父母(監護人)對孩子的有效陪伴和良好習慣的養成方面,“加減法”要同時同步進行 ,只有這樣,教育環境才會越來越好,孩子和家長才會越來越輕松”。

為豐富教學內容,古宋鎮第二小學在文化課外還開設了喀斯特地質科普社團,大壩小學開設了當地傳統民俗文化的“高樁”課程,香山民族中學開設了苗族“蘆笙”等民族特色課程,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當地民族文化。

校內:“1+X”課后服務公益普惠

依據省教育廳關于做好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工作的相關文件精神,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和要求,結合興文縣本地實際,出臺4點半課后服務實施辦法,指導義務教育學校結合校情制定“一校一案”。全縣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召開教師專題會議,發放調查問卷:《致家長的一封信》《課后服務協議書》等,充分了解和尊重家長學生意愿,主動向家長告知服務方式、內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家長申請、班級審核、家校簽訂協議,學校和國有培訓企業統一實施”的工作機制,并堅持公益普惠原則,扎實有序組織展開課后服務工作。

“我縣義務教育階段法人學校49所,早晨上課時間8:20,正式課程結束離校時間在4:25至4:30之間,開設4點半課堂的學校有近2小時左右的課后服務時間,學生離校時間在6:00左右,我們采取‘1+X’的方式開展課后服務,即‘1’是當天作業完成,‘X’是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等課程,有條件的學校采取菜單選課方式,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該縣教育體育局教育教學分管負責人說。

該縣各學校圍繞五育融合,積極開展課后服務,建立以國有培訓企業牽頭,學校教職工為主,志愿者、校外專業人員參與的課后服務隊伍。學校充分挖掘和發揮教職工們的自身特長和優勢,在幫助學生鞏固消化知識,完成家庭作業的同時,還通過文體類、勞動類社團活動,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古宋鎮第二小學的廚藝課程,充分利用學校食堂開設家庭廚藝課程,吸引了很多4年級及以上的高段學生,讓孩子們體會到了自己動手帶來的樂趣,激發了孩子們在家庭勞動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孩子們的自主生活能力。

城西學校開設了趣味籃球和體操等課程,喜歡的學生放學后都會跑到操場上跟著體育老師練習,身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香山民族中學結合苗族文化特色,組織學生參加民族文體活動,帶領學生吹蘆笙、跳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

下午5點,全縣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操場上,孩子們盡情地奔跑、追逐、玩耍……,望著他們一張張洋溢著輕松的笑臉,都能感受得到其中的快樂。

校外:培訓機構從嚴清理整治

中央“雙減”意見發布后,根據省市教育主管部門的專題會議精神和文件要求,該縣將“雙減”納入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專項整治內容和黨史學習教育為民辦實事工程,通過教育職能部門牽頭,開展培訓機構清理工作。制定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和內容清單,對全縣38所校外培訓進行摸底清理,明確21家涉及學科類培訓,17家屬于非學科類培訓,并在暑期全面叫停所有學科類培訓。同時,聯合學校、鄉鎮、市場監管、公安、民政等部門對全縣校外培訓機構開展集中檢查和整治專項行動。9月份以來,會同鄉鎮、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組織實地督查、隨機暗訪督查4輪近百人次,查處取締“黑機構”1所。

11月初,興文縣教育體育局聯合市場監管、民政等部門印發《關于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學科類培訓機構工作的通知》,全面啟動學科類校外機構轉型轉非工作,并大力壓減全縣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對38所培訓機構進行重新審核,壓減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19所,壓減率達90%。強化建立資金監管賬戶、購買校方責任險等,引導各培訓機構進一步加大辦學投入,強化社會責任擔當,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校外:在職教師補課嚴查嚴處

嚴格落實《四川省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實施細則》的通知,從嚴查處在職教師有償補課的相關規定,啟動全縣師德師風專項整治活動。截至目前,通過群眾舉報,查實某校一名在職教師違規補課案件。

興文縣將繼續全面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樹牢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打好“雙減”持久戰,持續校內校外聯合發力,校內繼續在課后服務提質增效上下功夫,不斷豐富“X”課程內容,提升課后服務水平。校外持續規范培訓機構,不斷加大聯合執法力度,集中整治無證無照、超前超綱、違規收費、集中補課等行為;常態化開展師德師風專項行動,嚴管厚愛教師,高壓打擊在職教師有償補課、誘導學生到培訓機構補課等行為;持續探索家校聯合共育模式,爭取家長這個強大的后盾力量支持,通過家庭教育成長指導中心持續做好全縣家長課堂,不定期組織線上線下家長培訓,通過科學教養方式的普及,減少家長焦慮,通過校內校外有效聯動形成合力,不斷提升“雙減”實效。

來源:興文縣教育和體育局

關鍵詞: 興文縣 校內 五項管理 培訓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