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精神,聚焦教師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主責主業,嚴格清理規范涉及中小學校各類不合理督查檢查、評比考核與“進校園”事項,切實減輕教師負擔,確保學校精心育人、教師潛心教書、家長安心工作。
第一,開展三項治理,明確減負工作方向。一是堅持分類治理。緊扣學校關注、教師關心的突出問題,認真梳理分類,找準問題根源,嚴格精簡文件,嚴控會議質量,倡導發短文、開實會,確保學校教師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教學、備課充電,提高專業素養和業務技能。二是堅持系統治理。切實轉變機關工作作風,變管理者為服務者,引導學校正確處理好教師減負與管理增效之間的關系,嚴格實行教委領導包片、聯系科室包校“四不兩直”督查制度,堅決糾正“痕跡主義”機械式做法。三是堅持統籌治理。強化統籌協調,注重宣傳引導,積極爭取相關部門、鄉鎮街道支持,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清理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活動,為學校松綁、給教師減負,著力營造寬松、寧靜的教育教學環境和校園氛圍。
第二,強化三個保障,夯實減負工作基礎。一是強化組織保障。站在服務學校、服務師生、服務教育教學的高度,把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分管負責人任副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認真分析研判,制定整改舉措,嚴把審批報備關口,打表推進減負工作。二是強化制度保障。針對文山會海有所反彈、督查檢查評比考核過多過頻等問題,印發《切實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10項具體措施》,將減負工作納入機關各科室、直屬事業單位年度目標績效考核,定期開展檢查評比,建立問題整改清單,嚴格實行銷號管理,推動為基層減負落地落細。三是強化基礎保障。構建“互聯網+教育”新形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育教學實效,全區62個教管中心、直屬中小學全覆蓋建成集視頻會議、工作交流于一體的智慧辦公系統,節省辦文辦會辦事時間20%以上。建成涪陵教育云平臺,推行電子備課、電子課業,開展視頻教研培訓、網絡直播平臺遠程觀摩等教研培訓活動,教師備課、作業批改時間分別縮短15%、30%以上,助推全區9000余名在職教師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第三,做實四項統籌,提升減負工作實效。對標《重慶市中小學教師減負十項清單》,統籌開展考核評比、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等4個方面自查整改。一是規范督查檢查評比事項。按照“能合并的合并、能取消的取消、能精簡的精簡”原則,進行集中清理整治,只保留“開學工作檢查”“校園安全聯合大檢查”“教學大比武”等督查檢查評比等14項,減少54.8%。二是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嚴格落實進校園教育活動申報制度,堅持新增進校活動提前一周備案審核制度,嚴控進校活動項目和數量,堅決杜絕強制要求師生及其家長看視頻、做問卷、答題目或關注公眾號、下載金鐘罩、警快辦等行為。對市教委及區委區政府統一安排部署的防災減災、安全生產等專項工作,實行清單管理、統籌安排。保留“建文建衛”“中國傳統文化”“憲法宣傳”等社會性事務進校園活動6項,較同期減少4項、減少40%。三是規范精簡相關報表填寫。建立各類教育信息數據庫,規范基本信息采集和管理,杜絕多頭填報、重復填報,努力做到一次采集、最大限度使用。2021年開展師生信息、疫苗接種、辦學條件等數據采集7次,較上年減少3次、減少30%。四是規范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和培訓。嚴格按流程抽調借用鄉鎮學校富余教師到城區學校交流,堅決杜絕在城市創優評先活動中安排中小學教師上街執勤及其他與教師職責無關的工作。嚴格規范中小學教師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嚴格把關非教育教學方面的培訓,未經同意的非教育部門培訓不予認定學分,2020年以來組織開展疫情防控、疫苗接種等非教育教學培訓720人次,僅占總培訓人次的3%。
來源:涪陵區教委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