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稅務局緊緊圍繞“干好稅務、帶好隊伍”的總目標和省局“一三六”工作思路,抓牢稅收經濟分析“一貫穿、兩保障、兩提升”的工作主線,認真貫徹落實“數據服務大局要盡力”的要求,充分發揮稅收經濟分析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職能作用,著力打造“以數說稅”分析品牌,激活稅收數據價值,建立各級稅務機關向地方黨委政府報送稅收分析報告常態化機制,強化稅收大數據的建設和應用,不斷彰顯稅收話語權威,以稅咨政作用凸顯。
外聚合力,分析視角有廣度
一是深化跨內部聯動,凝多方力量。海西州稅務局不斷拓寬分析維度,進一步整合資源,不斷優化分析部門、業務部門、大數據和技術部門合作方式,綜合運用各類數據,加強信息共享,聚集優勢力量攻堅,推動分析工作從單兵作戰到統籌協同推進,促進分析工作提質增效。
二是深化跨區域合作,聚眾家合力。積極構建區域分析聯動機制,加強跨區域協同合作,形成區域合作新格局。上半年,海西州稅務局與海南藏族自治州稅務局開展跨區域聯合分析,結合兩地清潔能源發展情況,牽頭撰寫了《著力打造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思考——海西、海南清潔能源促進兩州經濟發展情況對比分析》報告,受到海西州委書記的肯定性批示,要求相關部門召開會議專門研究,國家稅務總局也在“學習興稅”平臺司局頻道市級精品報告中分享刊發。
三是深化跨部門合作,集多家共識。海西州稅務局牽頭與州工信局、州統計局等部門開展聯合分析工作,召開稅收經濟分析聯席座談會,結合地方經濟運行情況,制定聯合分析選題和方案,以海西重要的支柱產業工業為著力點,從發展增速、工業投資、重點產品價格、重點行業稅收等方面形成分析報告,并及時向黨委政府報送,報告在《柴達木開發研究》刊發,稅收大數據“走出去”的同時,不斷提高了稅收經濟分析的價值。
內挖潛力,分析站位有高度
一是“有的放矢”關注支柱行業和特色產業。海西州稅務局聚焦地區支柱型行業,分析新形勢下傳統產業、支柱行業面臨的機遇挑戰,把握稅源趨勢、稅收形勢、行業走勢,全景展現經濟數據,為黨委政府提供觀測經濟形勢的“窗口”。如:從稅收視角審視鹽湖產業發展現狀及面臨的挑戰,提出稅收優惠政策、實施人才戰略、產業轉型升級等助力鹽湖產業做大做強方面的對策建議。
二是“因地制宜”聚焦新能源和區域對比分析。海西州稅務局持續關注清潔能源發展情況,提出的合理化建議為政府領導應對施策贏得主動。格爾木市、德令哈市稅務局圍繞光伏發電產業開展分析,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稅務力量。都蘭縣、烏蘭縣稅務局聯合開展稅收經濟對比分析,通過對兩地經濟、稅收對比分析,找差距、補短板,提出建設性意見,獲得兩地黨委政府領導肯定性批示。
凝聚活力,分析工作有力度
持續發揮數據驅動力量,打造分析“新引擎”。海西州稅務局利用增值稅發票數據覆蓋面廣、及時性強、顆粒度細的獨特優勢,結合稅收、經濟等數據,開展“多數據源集結”分析,利用增值稅發票數據反映當地經濟運行情況,把“稅收語言轉化為經濟語言”,不斷顯現增值稅發票數據常規分析質效。
截至12月6日,全州稅務系統累計完成并向當地黨委政府報送分析報告59篇,獲得肯定性批示21篇,有8篇分別在省、州級期刊和稅收分析報告上采用。稅收大數據持續進入黨政領導決策視野,傳遞稅務聲音,為領導決策提供可靠依據,不斷提升稅務部門“話語權”。
下一步,海西稅務將繼續建立向地方黨委政府報送稅收分析報告常態化機制,主動了解地方黨委政府關切和關注的熱點、前沿話題,把握區域發展亮點,及時捕捉地方行業發展趨勢、優惠政策實施,全面客觀地研判經濟發展趨勢,進一步加強稅收大數據分析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不斷提升站位,深入挖掘稅收大數據金山銀庫,通過數據變動透視經濟最新走勢,打造稅務部門稅收智庫,做好參謀助手,進一步服務海西經濟社會發展。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