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原創 >

寧夏已設置各級林長4255名 預計2022年2月底村級林長體系將全部建成

2021年以來,寧夏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提出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統領,以開展山林權改革為動力,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全面推行林長制。全區林長制工作體系基本建立,構建了區、市、縣、鄉、村五級林長組織體系,區、市、縣三級林長均由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雙掛帥,自治區10名黨委和政府省級領導擔任自治區級副總林長。截至目前,已設置各級林長4255名,預計2022年2月底村級林長體系將全部建成。

林長責任區以生態系統完整為“基”。寧夏全區6.64萬平方公里國土空間,其中近3萬平方公里是以林地、草地、濕地為主體的自然生態空間。落實林長制全覆蓋,意味著全區所有森林和草原都將擁有專職守護者。為了突出區域資源特點和自然生態系統完整性,強化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自治區9名副總林長分別負責9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各市、縣(區)落實責任、積極履職,14個自治區級林長制協作部門高度重視、協同推進林長制工作。自治區印發了總林長1號令和《自治區級林長督辦制度(試行)》《自治區級林長巡林巡草工作制度(試行)》等7項配套文件,印發了《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方案》,建立了自治區林長制基礎任務臺賬、重點任務清單和配套文件清單,全區林長制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初見成效。同時,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按照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設立“局-站-點”多級林長體系,為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再加碼。

林長管理以林草一體化監管為“底”。為確保林長制全域覆蓋、精準監控,落實以森林草原小班為基本單元、覆蓋全區的實時監控、及時預警、處置有序的監管體系,寧夏大力推進林草一體化監管,為全面推行林長制提供科學數據支撐。一是啟動寧夏林草生態綜合監測評價工作,在已開展的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工作、草原監測評價工作、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監測工作、濕地年度更新調查工作的基礎上,與國土“三調”成果對接融合,進一步查清全區林草生長狀況、生態質量狀況,讓各級林長對責任區內森林、草原、濕地、荒漠情況做到心中有數。2021年,寧夏完成營造林150萬畝,修復退化草原21萬畝,森林覆蓋率、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分別達到16.9%、56.6%。二是啟動林草“一張圖”監管平臺和智慧林草云平臺建設,基于“互聯網+”,建立林長制智慧管理系統。結合林長履職實際需求,實現林草資源數字化入庫、林地立體化感知、林長網格化管理、事件閉環化處置、責任明確化落實的林長制管理新模式。“智慧林長”移動端APP集信息查詢、業務辦理、日常巡林、現場督查、外業調查于一體,為各級林長加強森林草原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防控森林草原生物災害、防范森林草原火災、強化森林草原資源監測監管、提升增綠護綠的目標提供重要抓手。巡護終端APP集巡護、信息采集、事件上報、任務處理、視頻監控等為一體,為落實“一長兩員”的源頭網格管理提供便利條件。該系統平臺預計2022年6月份正式上線運行。

林長考核以林草綜合統一考核指標為“準”。為提高林長履職盡責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緊迫感,區、市、縣三級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制定出臺了林長制督查考核辦法和工作方案。一是從保護發展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兩個層面開展考核評價,將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草原植被綜合蓋度、沙化土地治理、濕地保護率等作為重要指標,納入林長制目標考核,主要對年度生態保護修復,監督執法體系和基層基礎建設,支撐保障政策,涉林草重大案件、重大火災、重大有害生物災害發生處置等工作的推進落實情況進行考核,嚴格考核標準,統一考核尺度,規范考核流程,確保考核評價公平公正。二是緊密結合自治區重大產業規劃、重大改革事項,將枸杞等林業產業發展情況、山林權改革落實情況等納入“林長制”考核指標體系。2021年,《關于深入推進山林權改革加快植綠增綠護綠步伐的實施意見》印發,自治區層面出臺配套政策6項,各市、縣(區)累計出臺75項配套政策,為全面推行林長制注入新動力。截至目前,依申請頒發林權類不動產證160本;全區林權抵押面積18萬畝,林權抵押貸款余額20.2億元;全區集體林地經營權流轉面積16萬畝,培育新型綠化經營主體2981家,并探索嘗試以林換能、以林換碳,加快植綠增綠護綠步伐。三是開展各級林長年度考核和任期目標考核,考核結果將作為自治區效能目標考核和地方有關黨政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重要依據。自治區級設置1名副總林長負責考核評價地方黨政領導干部推行林長制情況,使林長制考核落到實處。

林長巡林以森林督查執法為“效”。寧夏緊扣森林資源保護與發展的主題,以林長制促進森林督查執法,不斷完善督查機制,規范督查程序,創新督查方法。一是明確責任,將森林資源保護和督查工作納入林長制工作職責,明確黨委、政府是督查工作主體,各級林長是督查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必須親自抓督查,對分管范圍內的督查工作落實情況定期不定期地開展督促檢查。二是積極推行“林長+”,創新森林草原督查執法機制。以吳忠市青銅峽市“林長+檢察長”制、固原市涇源縣“森林警長”制、石嘴山市平羅縣“林長+警長+護林員+監管員+消防大隊”制等為代表,各地積極開展林長帶領警長、檢察長等巡林活動,督促指導責任區域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工作,強化源頭管理,推進森林資源網格化綜合治理。通過建立區、市、縣三級林長巡林工作制度推動森林督查工作,以林長資源清單和提示單等形式,協調解決重案要案以及多年積壓案件。2021年以來,自治區級總林長、副總林長開展調研巡林巡草16人次,市、縣級林長巡林巡草22人次。

下一步,寧夏將全面建立區、市、縣、鄉、村五級林長,積極推動各項制度建立健全,各級林長辦公室掛牌并實體化運行。此外,積極推行落實林長制信息公開、啟動林長制考核等,確保2022年林長制工作達標達效。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

關鍵詞: 村級林長體系 全域覆蓋 寧夏全區 山林權改革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