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原創 >

寧夏明確造林綠化空間方案 制止耕地“非農化”

按照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關于開展在國土空間規劃中明確造林綠化空間工作的統一部署,寧夏自然資源廳、林業和草原局圍繞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治耕地“非糧化”和國土綠化不與糧食爭地的主導思想,從寧夏實際出發,制定了寧夏在國土空間中明確造林綠化空間的工作方案。自治區廳局層面成立了“1+4”工作專班,即分管領導掛帥的領導小組和推進工作落實的綜合協調、技術保障、規劃指導和成果匯交4個工作組,并明確了各工作組職責,細化了推動落實的技術方案。

在1月25日部局共同舉辦視頻培訓班后,2月11日和2月16日,寧夏自然資源廳、林業和草原局分別召開了工作啟動會、技術工作部署會。在推動全區22個縣(市、區)工作全面啟動的過程中,為盡快發現問題和總結經驗,推進工作順利開展,領導小組分別選擇寧夏黃土丘陵最典型的固原市原州區和山沙川地貌齊全、鹽(堿地)沙(地)裸(土地)地類俱備的石嘴山市平羅縣同步開展試點工作。

寧夏試點工作由自治區林業調查規劃院、自治區自然資源監測調查院抽調最強技術力量,與縣(區)共同組成優勢互補的強技術支撐團隊,按照寧夏方案確定的工作步驟和技術流程在試點縣(區)從零做起,全流程閉環試點。自治區兩院試點組深入平羅縣和原州區后,迅速采取以會代培統一思想、分工協作統一部署的方法,一邊開展試點工作,一邊制定和細化縣(區)工作方案和技術方案,根據工作推進情況和遇到的難題不斷完善縣(區)方案。

試點啟動后,平羅縣和原州區兩個試點組收集縣(區)最新國土“三調”變更、林地“一張圖”、基本農田、保護地、城鎮規劃、鄉村規劃等基礎數據,并按統一坐標系校準數據。平羅縣試點采用“1拖2”做法,即在自治區技術保障組和石嘴山市自然資源局的統籌下,試點組以平羅縣為主,同步指導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和惠農區開展工作。平羅、大武口和惠農1縣2區都處在200mm降水線之下,國家沒有下發造林綠化的前三類圖斑。為順利開展工作,試點組依據技術規程提取了平羅縣前三類圖斑,并指導大武口區和惠農區同步提取前三類圖斑。

試點工作中,平羅縣和原州區充分發揮縣鄉基層老干部技術積淀深厚及“活地圖”優勢,以鄉村為單位補充可造林綠化的第四類圖斑,同步對前三類圖斑逐個開展篩選與初步評估,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兩個試點縣(區)總結了工作推進的技術流程、國家下發圖斑和試點組自主提取第四類圖斑的處理、數據合并及底圖生成、寧夏自然資源調查云安裝及應用的細化操作方法,梳理了工作推進中遇到的15類問題及解決的具體方法。下一步,試點組準備以技術保障組認定的規范類技術指引在全區非試點縣(市、區)推廣應用,全面、高效、規范地推動前期技術工作。

本次試點工作得到國家技術組、石嘴山和固原自然資源局、平羅縣和原州區自然資源局等單位的全力支持,組織協調、數據梳理、調查評估、后勤保障等工作有序有力開展。試點組夜以繼日,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與國家技術組、自治區綜合協調組順暢交流、解決技術問題,掃清工作障礙,因地制宜完善方案,實事求是查清現狀,確保試點工作底數清、評估實、上圖準。形成了以試點縣為龍頭帶動、其他縣(市、區)齊頭并進,多部門、多機構參與,多層次人員共同推進的良性工作機制。

下一步,技術保障組加強與其他工作組、市縣(市、區)自然資源局的溝通與協作,緊盯工作目標和重要時間節點,全面高質量完成寧夏國土空間規劃中明確造林綠化空間的工作。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

關鍵詞: 寧夏明確 造林綠化 空間方案 耕地非農化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