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國家公園眉山片區在主動作為上下功夫,積極推動自然資源環境綜合執法,與職能部門建立聯合執法機制、與洪雅縣檢察院建立國家公園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協作機制,積極探索多方協作、共同參與的資源環境綜合執法機制。
拓展法律法規知識奠定執法基礎
深度梳理法律法規條文,在省、市、縣三級防火令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分年度印發《大熊貓國家公園眉山片區森林防火相關規定》;編印《大熊貓國家公園野生動植物資源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摘要》,用于宣傳教育;全面清理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和野生動植物保護、森林防火防汛、水土保持以及耕地、林地、礦權、環保等大熊貓國家公園周邊法律、法規、規章157部,編制《大熊貓國家公園相關法律法規索引目錄》,將668條禁止性規定單列形成《大熊貓國家公園相關法律法規負面清單》。
探索聯合執法機制開啟執法模式
洪雅縣委、縣政府成立大熊貓國家公園洪雅區域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眉山熊貓分局與公安、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縣級部門在領導小組領導下建立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形成“1+N”綜合執法模式。采取“執法部門出章、執法人員出面、管理機構出力”的方式,由分局確定專人并抽調案件所在基層管護點專職人員協助行政執法案件辦理。通過現場執法強化法律法規知識運用、熟悉辦案流程,提升執法水平,為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成立后執法人員開展執法工作打下理論基礎。
對接檢察院建立協作機制構建執法屏障
與洪雅縣檢察院建立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協作機制,最大限度整合檢察機關和大熊貓國家公園在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等方面的職能優勢,探索集案件辦理、生態修復、普法宣教為一體的協作機制,建立溝通聯系、提前介入、生態補償、普法宣教四大機制。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張村管護點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檢察聯絡站(點),進一步推動大熊貓國家公園法制化進程,為高質量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提供有力的執法保障。
借助科技手段為執法提供有力證據
利用前端感知設備、建設傳輸網絡,全方位、多角度監測公園重點區域。采用無人機定期巡查公園轄區人為活動情況,整合政法、公安、國有林場、景區等監測監控系統,在重要路段、入口社區、景點安裝紅外監測相機和高清數字探頭,全天候監控、自動化預警。采用高科技設備在景區、重要路口路段設置卡點,對公園進出人員所帶物品進行嚴格檢查,鎖定違法行為相關證據。
開展常態化綜合執法提升執法成效
定期不定期協調公安、林業、農業、自然資源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巡查,在執法辦案過程中遇到“卡點”及時商請縣檢察院召集相關部門和鎮、村、組會商案情,制定方案并落實責任,保障辦案順利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開展打擊亂砍濫伐、亂采濫挖、亂捕濫獵、違規打筍、清理違規建設等破壞自然資源環境綜合執法20多次,制止盜采野生蘭草、違反規定私設木材運輸索道、擅自進入大熊貓國家公園核心區、在一般控制區違規建魚池、在公園內盜竊礦產資源案(該案已進入公益訴訟階段)等違法行為6起。有力打擊了破壞自然資源環境違法行為,大熊貓國家公園眉山片區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楊忠)
關鍵詞: 大熊貓國家公園 瓦屋山片區 打造一套 自然教育體系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