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安徽省滁州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以林長制改革為統領,圍繞服務“林長、林業、林農、林企”,活用“市場+資本+平臺”,著力解決林長制和林業高質量發展堵點、難點和痛點。
落實“三個一”疏“堵點”,保障林長履職
一月一提醒。每月初印發“提醒單”“提示單”,提醒本月履職重點,督促各級林長、各地各有關部門,切實做好國土綠化、森林防火等相關工作。市縣鄉三級林長累計開展專題調研、巡林督察5000余次。通過“提醒單”等形式,先后幫助解決落實國元護林保4項,林地經營流轉權證等制度3項,推動天長市與盱眙縣建立林長制跨省縣級合作機制。
一冊一指導。編印《林長知識手冊》,內容包括林長制基礎、林業產業、林業資源保護、深化集體林權改革、森林防火等五個方面42個知識點?!妒謨浴窞榛鶎恿珠L履職提供有效指導,提升了履職能力。
一制一落實。建立健全林長會議制度、重點生態功能區林長聯系制度、林長制述職評議制度和林長巡林制度等一套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了林長責任體系。先后召開7次市級林長類會議,著力推動松材線蟲病防控、碳匯森林行動等工作。市級總林長簽發總林長令3份,針對國有林場改革發展、集體林改等工作先后6次批示。明確市級林長重點生態功能區“責任田”,市級林長先后赴14處重點生態功能區督導20次。
夯實“三個要素”除“痛點”,促進林農增收
定制扶持政策。出臺方案,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定遠縣將“四旁”薄殼山核桃納入財政獎補范疇,每畝補助1800元;鳳陽縣綠色長廊建設每畝補助2000元。2021年,累計爭取上級轉移支付資金1.42億元。
引入金融活水。組織召開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政銀企對接會,促進產業鏈、資金鏈和政策鏈深度融合。積極推進“五綠興林·勸耕貸”“皖林郵貸通”和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累計林權抵押貸款余額6.59億元。爭取中央貼息644.5萬元,增幅居安徽省前列,撬動社會資本3.4億元。全椒縣持續擴大碧根果“一棵樹”貸款,今年新增5000萬元。
增強科技支撐。做實林長制科技服務平臺,滁州市198名“一林一技”人員累計推廣實用技術23項。南譙區自主創新的麻櫟短輪伐期經營技術為全國首創,獲全國最高林業科技獎項“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麻櫟面積達45萬畝,林農畝均年增收600余元;2021年被授予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年吸收農民就業1.2萬人。
用活“四林”解“難點”,推動林業發展
盤活國有林。搶抓國家儲備林建設戰略機遇,落實事企分開、市場化運作等要求,注資20億元成立滁州潤森林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巧搭“平臺+”、拓展“融資+”、探索“項目+”,盤活市屬5個國有林場47萬畝森林資源和經營性資產。安徽省首個政策性銀行國家儲備林項目貸款成功落地全椒,皇甫山國有林場7.3萬畝國儲林項目獲省工行授信7.04億元,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進山入林。
激活集體林。發揮政策獎補“四兩撥千斤”作用,加快推進集體林權“三權分置”和“三變”改革,創新“兩山銀行”“凈林地”招商等模式,鼓勵引導林農通過流轉、租賃、合作經營等方式,建立精深加工基地、發展生態旅游等服務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寬“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轉化路徑;成功創設全省首個“森林銀行”,搭建集體林地運營平臺,對碎片化林地資源實行集約化、規模化經營。
做活碳匯林。邀請中國林科院等專家來滁授課和交流探討,專題開展碳匯理論知識系統學習,按照“先行先試、穩步推進”原則,率先出臺安徽省首個《林業碳票管理辦法(試行)》;實施“一村萬樹”碳匯森林行動,建立財政獎補機制,探索“公司+合作社+農戶”經營、“村企共建”碳匯林利益分享“兩大模式”。明光市發放安徽省首份林業碳匯權證,完成首單交易67萬元。定遠縣在泉塢山作業區認養碳匯林4000畝,為每輛公車購買200元碳排放配額。
抓活生態林。在保護好森林生態資源基礎上,推動林業生態產品價值有效實現。完善林長制“一林一員”制度,扭緊滁州市1661名護林員責任鏈條。開展森林督查行動,查處整改問題圖斑205個。全面推進“防火碼”應用,全年未發生一起森林火災。積極探索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滁州市109.3萬畝公益林,最高可貸款3.3億元。目前,完成首筆貸款50萬元,為滁州市推廣提供了操作“樣本”,有效喚醒公益林“沉睡資產”。用好森林生態資源,推進“林旅”產業發展,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等3家基地入選省森林康養基地(第一批),總數居全省前列。
搶占發展制高點,服務林企惠民
做強經營主體。利用優厚的林業政策、豐富林地資源和區位優勢,開展林業“雙招雙引”。探索“凈林地”招商,吸引長三角區域知名林企來滁投資,打造承接林業產業轉移“示范圈”,引進林業企業落戶滁州。支持引導符合條件的林業企業上市掛牌。
做大產業集群。健全“五綠”機制,實施林業產業提升行動,建設皖東特色林業產業集群。調整山上“一棵松”、調優山下“一棵楊”,重點培育薄殼山核桃(碧根果)、麻櫟(櫟炭)、杜仲和精品苗木“三樹一苗”產業,“一炭一果”獲2021廣州森交會金獎。南譙區積極打造楓樹產業集群,基地總面積達2.5萬畝。
做優改革品牌。圍繞全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先行區建設,著力創新一批林長制改革實踐,初步形成“國儲林”“碳匯林”一體化建設滁州品牌、楊絮治理“天長模式”、近郊休閑林業“瑯琊實踐”、濕地保護跨省合作“來安典范”、林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鳳陽探索”、礦山生態修復“定遠樣板”、碳匯林業“明光路徑”、麻櫟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南譙典型”,持續提升全椒“中國碧根果之都”品牌。在林長制改革中,實現“一縣一特色,一縣一品牌”。
來源:?安徽省林業局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