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原創 >

安徽滁州:“林長+”部門協作機制助力鄉村振興

安徽省滁州市以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為動力,以建設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先行區為契機,積極探索“林長+”部門、“市場+資本+平臺”等機制,著力形成政府推動、市場主導、全民參與的森林經營格局,不斷將社會和金融資本引入,全面加強森林撫育經營,助力鄉村振興。今年以來,已完成中央及省級森林撫育14.2萬畝、封山育林2.5萬畝、退化林修復3.3萬畝,超序時進度。

“林長+”部門協作機制。充分調動各級黨委、政府、部門及社會各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齊抓共管綠化新機制。協同鄉村振興局、農業農村局等開展“一村萬樹”公益碳匯林和高標準農田林網建設,協同水利局開展河道治理生態提升,協同城建部門加強城區綠化。今年以來,滁州市各級林長深入營造林現場調研督導1200余人次。

“市場+資本+平臺”機制。加快國儲林項目融資,撬動了金融和社會資本進山入林。組建市林投公司投融資平臺,將市屬國有林場47萬畝林權和其他經營性資產變更登記或劃轉到投融資平臺,通過評估將資源、資產變資本,累計注資超30億元。以“信用擔保+林權抵押增信貸款”模式,皇甫山國有林場7.3萬畝國儲林項目獲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授信7.04億元。通過儲備林融資,實現森林經營機械化、水肥一體化和管理信息化。

社會資本參與機制。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調動各類社會資本參與森林經營。定遠縣嚴橋鄉官東村成立薄殼山核桃種植合作社,統一租賃農戶自愿騰退的閑置宅基地和其他空閑地,統一平整土地和種植經營,所獲收益合作社留存30%,其余70%全歸農戶。

綠色金融服務機制。積極與不動產登記部門對接,完善林權登記和林業管理工作銜接信息共享機制,為林權融資抵押登記提供服務保障。指導企業申報林業貸款貼息,做好“五綠興林·勸耕貸”“皖林郵貸通”和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集體林權抵押貸款余額2.61億元,爭取中央貼息644.5萬元,撬動社會資本3.4億元支持林業發展。

來源:?安徽省林業局

關鍵詞: 安徽滁州 林長部門協作機制 鄉村振興 市場資本平臺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