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原創 >

重慶巫山:積極推進因地制宜的核桃科學發展舉措 “鐵核桃”結出“金果果”

近年來,重慶市巫山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充分利用退耕還林、脫貧攻堅政策,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區域種植核桃15萬畝,涉及23個鄉鎮141個村。為有效解決品種雜亂、技術落后、管理粗放、病蟲害嚴重以及見樹不見果的問題,巫山縣從改良品種、規范種植、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入手,充分發揮科技支撐作用,積極推進因地制宜的核桃科學發展舉措,昔日的“鐵核桃”如今結出了“金果果”。

堅持科學決策,畫好核桃產業發展“規劃圖”。一是科學論證,篤定發展信心。巫山縣經過廣泛深入調查研究,聘請重慶市林科院、西南大學的專家團隊深入論證,開展小范圍試點示范,確認了核桃產業在巫山發展的適應性和良好前景。把核桃產業作為全縣“1+3+2”現代山地特色效益農業,將其發展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二是科學謀劃,明確發展任務。成立由縣政府分管領導牽頭、相關部門領導參加的核桃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負責對產業發展謀劃、組織、實施。印發《巫山縣核桃產業發展方案(2021—2025)》《巫山縣關于加快核桃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制定推進發展的措施與對策,將嫁接改良、疏密稀植、重管輕剪等技術標準以文件形式明確。三是科學組織,落實發展責任。將核桃產業發展納入相關部門、鄉鎮的年度經濟實績目標考核,強化過程監管。成立核桃產業中心,配備專業技術人員,為產業發展提供日常技術服務。明確相關鄉鎮和行政村主要領導負責核桃產業發展,并確定專人分管,將責任落實到村、到人。

堅持精心培育,打好核桃產業發展“組合拳”。一是多元化培育主體。對全縣種植核桃的23個鄉鎮的141個行政村,通過培育種植大戶,組建專業合作社,建設村集體經濟組織,引導龍頭企業參與核桃生產,實現核桃生產組織化和規?;?。二是多渠道籌措資金。近兩年投入政府資金3500余萬元,對核桃品種改良、果園基礎設施建設、先進栽培技術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進行獎勵式補貼,提高了全縣核桃管護水平,做到鄉鎮有示范基地、村有示范片,通過示范引領,增加農戶種植核桃的信心。三是多形式開展培訓。通過會議宣講、網絡傳播、現場演示,開展核桃生產主體及技術培訓100余次,發放技術資料3000余份,并建立生產主體與科技人員的快捷聯系,有效推廣了先進技術,提高了生產主體的技術水平。通過建設核桃種植示范園、示范基地,宣傳和推廣先進技術,展示核桃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帶動全縣產業發展。

堅持院校地合作,破好核桃產業發展“難題關”。一是聘請專家團隊。邀請西南大學、重慶市林科院等科研院校的相關專家組織專家團隊,為巫山核桃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團隊中的管理專家與縣級相關部門一道,提出了“核桃種植——核桃加工——產品營銷”全產業鏈發展、核桃生產組織化和規?;?、核桃生產技術人才培養和專業技術服務、獎勵性補貼等多項建議,受到農戶好評并得到實施。二是找準問題癥結。退耕還林工作中,因受資金、技術限制,普遍栽植的是以生態林為主的核桃實生苗,沒有從發展核桃產業實際出發,導致核桃只長樹不結果。按照退耕還林設計要求株行距4×5米密植,果園郁閉,病蟲害嚴重,導致結果樹“七上八下”(即七月有果八月無收)。技術專家經過調查、研究、試驗,找到了影響核桃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對原來不科學的生產技術進行大膽變革。三是開展科技攻關。在專家團隊的指導下,品種選育、栽植標準、剪枝管護、果園管理、科學施肥、病蟲防治等六項科技攻關取得突破,制訂了新的技術規范。經過篩選良種,確定了適宜巫山自然條件的核桃主栽品種“渝城一號”和配套品種“惠耀一號”,并在多個鄉鎮對3萬余畝不適宜品種進行高接換種和品種改良。大力推廣稀植,改變現有密植栽培,主推株行距6×7米或7×8米,將密植果園多余果樹另行移栽,每畝保留12-15株,使果園通風透光,降低病蟲害概率。培育高大樹型,改變矮化修剪,提高主干高度,實施輕剪,培育多層分枝高大樹型,促進果枝生長,增強樹體通風透光,有利于高產。規范果園管理,春季在核桃園種植牧草,夏秋兩季割草養畜或覆蓋果園,冬季清除園內雜草雜物、枯枝敗葉,并維護、維修園內水利設施??茖W施肥,制定11月上旬施果樹基肥、次年3月上旬施萌芽肥、5月初施保果肥、7月初施壯果肥的肥料類型、數量、配比及施用方法,為核桃樹多結果、少落果提供營養保障。有效防治病蟲,確定核桃冬季清園后病蟲、葉芽萌動前病蟲、結果期4-8月內關鍵節點病蟲藥物防治的藥物選擇、調配及交替施用方法,病蟲危害得到有效防控。通過這六大技術攻關,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新的技術體系,提供了可靠支撐。

堅持久久為功,實現核桃產業發展“愿景圖”。一是鞏固了核桃產業發展基礎。經過近兩年的組織動員、科技攻關、激勵引導,使已種植的核桃樹得到保存,核桃園加強了管理和維護,核桃樹勢增壯、樹型變好,種植農戶產業有增收更有盼頭。二是提高了核桃產業組織化程度。全縣已有核桃生產大戶(種植50畝以上)26個,核桃龍頭企業(種植200畝以上)6個,組建了37個村級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核桃生產的組織化程度更高、規模正逐漸擴大。三是助推了鄉村產業振興。核桃種植新技術體系加快推廣應用,已建成優質果園3萬畝,已有4萬畝果園今年普遍結果,四年生果樹大多實現初產、五年生果樹普遍投產,高接換種果樹第二年初產、第三年投產,初產果樹每株結果50斤、投產果樹每株結果200斤,預計今年可產鮮果10000噸,實現產值3000萬元。在2-3年后大部分核桃園將進入盛果期,以每畝產鮮果1500-3000斤(折干果300-500斤)計,每畝產值可達3000元以上,以12萬畝核桃進入盛產期計,全縣可產干果2.4-3萬噸,用于加工榨油和生產蛋白產品,產值可達10億元以上。有效鞏固中高山鄉鎮2.8萬農戶、8.5萬農民的脫貧成果,形成全縣繼巫山脆李、柑橘、烤煙、中藥材之后的又一特色效益產業,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來源:?重慶市林業局

關鍵詞: 重慶巫山: 核桃科學發展舉措 鐵核桃結出金果果 核桃產業發展組合拳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