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馬鞍山市與江蘇省南京市攜手合作,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高質量推進林長制改革,在創新體制機制上取得了明顯成效。
創新“模式”,建立聯防聯控機制。積極探索長江流域林業管理統一規劃、同步改造、共同管護的新模式,共同編制跨區域森林資源保護規劃,并按照屬地原則分別承擔本區域林業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開展管理范圍內涉林違法問題整治。簽訂了《寧馬公共服務一體化—森林防火防蟲聯防聯控合作框架協議》,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需求,橫山國有林場和江寧國有林場簽訂《寧博兩地國有林場合作框架協議》。
創新“行動”,建立聯動執法機制。強化重點時段生態保護聯動執法監管,完善聯合執法互督互學長效機制,推進跨區域生態保護執法司法協作。建立了石臼湖三區一縣(當涂縣、博望區、溧水區、高淳區)流域交界水體聯合執法機制,每年組織開展一次聯合檢查并通報檢查結果。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嚴厲打擊涉林違法行為,聯合開展“綠盾”專項行動,堅決清理整治在石臼湖非法排污、設障、捕撈、養殖、圍墾、侵占水域岸線等活動。深入推進“寧馬一體”融合發展的生態環境保護聯防聯控,合作簽署《南京市與馬鞍山市生態保護聯防聯控合作協議》《石臼湖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框架協議》等文件,在石臼湖、寧馬花山段等區域積極探索省際毗鄰區跨界一體化,先后開展5次聯合監察執法。
創新“制度”,建立會商交流機制。建立兩地跨界聯防聯控聯系會議制度,先后召開了“南京市—馬鞍山市林業聯防聯治座談會”“石臼湖聯管共治工作會議”“寧馬黃脊竹蝗聯防聯控工作總結會”及多個具體事項推進會,并根據工作需要適時召開市級聯合會商會議,交流林長制工作開展經驗,研究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在黃脊竹蝗防治期間,兩地通過會議部署和微信群實時信息通報,堅持防治作戰的“時間、用藥、方式”三統一,做到了防治成效最大化。
創新“方法”,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寧馬兩地共同探索建立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森林資源管理、技術人員交流、重大課題或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信息交流與共享機制,加強毗鄰地區森林防火設施建設及聯合調度,定期通報蟲情信息,實現監測數據共享。近兩年來,寧馬兩市針對共享的蟲情信息,累計開展竹蝗防治作業面積近15萬畝次,防治區域3萬余畝,對兩地交界毗鄰區域1萬余畝竹林開展跨省聯防聯治作業超過10次,有效控制和壓縮了蝗災水平。
關鍵詞: 安徽馬鞍山 林長制改革 創新體制機制 聯防聯控機制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