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原創 >

安徽滁州市有序推進造林綠化空間適應性調查評估工作

根據安徽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統一部署,滁州市自今年3月起在全市開展造林綠化空間適應性調查評估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調查評估圖斑201349個、面積998930.42畝,初步規劃造林圖斑1175個、面積12068.85畝。

一、加強組織領導。滁州市林業局聯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印發市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專班,細化工作方案,強化工作措施,明確任務分工,進一步明確調查范圍、評估標準、工作步驟等內容。各級林業主管部門主動加強與自然資源部門的工作銜接,制定工作日程表、技術路線圖,有力有序推進調查工作。省市縣級技術人員就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和問題積極互動、開展交流、答疑解惑。

二、注重部門協調。各縣(市、區)林業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共同成立工作專班、工作技術組,全市建立滁州市明確造林綠化空間工作群,方便各縣(市、區)林業和自規方面負責人及時對接。兩部門建立定期工作調度機制,并就森林覆蓋率和林地保有量規劃目標等問題召開協調會議,統一數據統計來源、方法和口徑。

三、強化統籌調度。根據目標任務,市縣兩級科學制定工作計劃,精準科學開展綠化空間調查,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及時了解各地內外業工作進展,嚴格按照國家和省級工作方案明確的時間節點,統籌推進各階段工作任務落實,高標準、高質量地開展造林綠化空間適宜性評估。

四、科學調查評估。綜合考慮全市各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差異,不搞一刀切,結合地類范圍、降雨量、海拔、坡度、土層厚度等適宜性評估標準,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堅持“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宜濕則濕、宜荒則荒”的原則,酌情進行調整、細化完善和補充,統籌安排造林綠化空間。

五、嚴格質量把關。各級林業和自然資源部門建立調查評估成果預審制,逐級審核匯總提交。以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科學嚴謹的態度,扎實有序做好基礎調查工作,堅持把底圖搞準,把底數摸清,把空間確定,確保數據調查評估規劃成果真實、準確、全面,經得起實踐檢驗。

來源:?安徽省林業局

關鍵詞: 安徽滁州 造林綠化空間 適應性調查評估 安徽省自然資源廳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