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原創 >

云南大理:洱海流域困難立地精準飛播造林試點項目通過竣工驗收

近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林業和草原局在大理市召開洱海流域困難立地精準飛播造林試點項目竣工驗收會。大理州林草局、國家林草局昆明勘察設計院、云南省林木種苗工作總站及其他項目參與單位參加了會議,專家驗收組對該項目進行了竣工驗收。

驗收會通過實地查驗項目涉及的造林工程、水利灌溉和森林防火通道等情況,查閱檔案資料、聽取項目參與單位匯報等方式進行。同時,專家驗收組對項目實施總體情況進行了審核評議,認為該項目以修復和增強洱海流域的森林植被、提升森林質量為目標,達到了方案設計的預期效果,滿足驗收條件。

據悉,大理洱海流域東岸面山由于降雨量少、蒸發量大、石漠化嚴重,土壤極度干燥貧瘠。為加快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推進面山生態修復,轉變營造林發展方式,提升營造林成效和質量,云南省種苗站作為洱海流域生態修復項目的技術支撐及項目設計規劃單位,在總結實施《困難立地精準飛播良種造林技術推廣示范項目》——澄江撫仙湖飛播造林試點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聯合大理州林木種苗管理站通過實地調查、反復咨詢和論證,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技術標準和規程,在洱海流域的大理市挖色鎮大官洞山干熱石漠化地區、銀橋鎮蒼山雪人峰高山冷涼地區,以生態造林樹種搭配鄉土樹種、觀賞樹種等多模式的飛播方式,設計了植苗、點播、無人機飛播三種造林方式開展對比試驗,試驗區劃了3個大區、18個小區,選擇了云南松、麻櫟、清香木、旱冬瓜、苦刺、馬桑、云南沙棘、紫羊茅、高羊茅、波斯菊等10余個參試樹(草)種,積極探索困難立地條件下不同造林方式和營林措施對造林保存率的影響,積累洱海流域石漠化嚴重、高山冷涼坡陡等困難立地生態修復經驗,為科學修復洱海流域困難立地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

下一步,實施單位將按設計要求,加強撫育管理,開展觀測和監測,總結試點經驗,補齊生態發展短板,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

來源:?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

關鍵詞: 云南大理 洱海流域 困難立地精準飛播造林試點項目 造林工程 水利灌溉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