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期,華北、黃淮等地出現極端降雨過程,不少快遞網點遭遇水淹,快遞轉運中斷,甚至很多快遞包裹被大水沖走。
降雨給快遞網點帶來的損失如何?多家快遞企業表示,暴雨來臨之前,相關網點已第一時間啟動了應急預案。目前,北京門頭溝、房山等山區網點及河北涿州相關網點人員已撤離危險地帶,對已收寄的郵件根據安排趕班出口,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場地,已及時安排人員轉移快遞包裹。目前,除個別鄉鎮網點外,京津冀地區受災網點正在有序恢復運行。
針對快遞被淹誰來賠償的問題,快遞企業的回應不盡相同,有的表示“有賠償制度,具體看損壞情況”,有的表示“保價物品會有賠償”,等等。
快遞受損究竟該怎么賠償?《快遞暫行條例》規定,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對保價的快件應當按照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與寄件人約定的保價規則確定賠償責任;對未保價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有關規定確定賠償責任。
與常規的丟件、破損不同,此次快遞包裹受損是由強降雨造成。強降雨引發洪澇等自然災害,應歸于不可抗力的范圍。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郵政法也提出,因不可抗力造成的保價的給據郵件的損失,郵政企業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但并非所有因暴雨引發的快件丟失、損壞都屬于不可抗力。快遞企業不能將因自身保障不力或應急措施不到位等造成的損失,都歸為不可抗力。目前,不少快遞企業表示,對于保價的快遞包裹,會根據相關比例進行賠付;對于未保價快件,也會根據專項應急方案,做好售后處理工作。
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國君表示,此次快遞被暴雨沖泡警示行業相關部門、企業要盡快開發相應險種,以確保行業在遭遇不可抗力的災害時,能保障快遞企業自身利益,也能給廣大寄遞用戶提供相應補償。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