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華社鄭州1月8日電(記者桂娟、史林靜)記者日前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河南靈寶北陽平遺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仰韶中期房址7座,其中最大房址復原面積近250平方米。系列發現為研究史前建筑的形制、技術等提供了寶貴資料,對研究仰韶時期社會復雜化和文明化進程具有重要價值。
據介紹,目前北陽平遺址已發掘的仰韶文化房址跨遺址北部和中南部,分深穴和半地穴式兩種,有大、中、小不同規模。其中仰韶中期大型房址F5為圓角方形半地穴式,現存面積172平方米,復原面積近250平方米,是該遺址已發現的最大房址,房內存在兩處用火設施,且居住面涂朱。
研究發現,該遺址的半地穴式房址與周邊西坡、下河、廟底溝、桃園等遺址同類房址相比,其結構、建造方式、建筑材料等基本一致,這表明中國史前的房屋建造在仰韶中期已趨于模式化和成熟化。
“仰韶中期大房子規模宏大、結構復雜、工序繁多,需要精心規劃、準確計算、嚴格施工,反映出當時建筑技術已較為先進。這與該時期文化面貌空前一致相耦合,不同地方的建筑特征也基本相仿,對外產生強烈輻射影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魏興濤說。
魏興濤介紹,在另一處大型房址F2中發現大量保存較好的炭化木構件,在史前考古中十分罕見,是認識史前人們木材利用的難得材料。
“以北陽平等遺址為代表的仰韶大房子的發現,為研究當時房屋建筑的類別、形制、技術等提供了新支撐,并為探討仰韶文化的社會結構、文明化現象等奠定堅實基礎。”魏興濤說。
北陽平遺址位于河南省靈寶市,現存面積約72萬平方米。2022年,三門峽靈寶鑄鼎原聯合考古隊繼續在北陽平遺址北部及中南部發掘,截至目前共發現7座仰韶文化房址和3條防御性壕溝。相關發掘研究工作還在持續推進中。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