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湖北日報訊(記者胡弦、通訊員李斌)從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到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近年來,五峰縣大力推進生態立縣、綠色發展,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最新消息顯示,經中國環科院定量評估,五峰縣生態價值達5000億元。
五峰地處湘鄂交界的武陵山區,平均海拔1100米,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三峽庫區重要生態屏障。五峰依托良好的自然資源稟賦,堅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探索出了一批保護生態環境與推動高質量發展二者兼得的“五峰模式”。
五峰地處北緯30°黃金產茶帶,擁有生態茶園22萬畝,常年云霧繚繞,孕育形成了“五峰綠茶”“五峰宜紅茶”等系列優質名茶。依托茶產業、茶文化和豐富的旅游資源,五峰構建了“茶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建成兩個國家4A級景區和50個全域旅游節點,實現了“以茶促旅、以旅帶茶、文旅融合、茶旅互動”,“茶文旅”綜合產值超過50億元。
大自然既給了五峰高山陡坡,也饋贈了豐富的林特資源,加之五峰遠離大城市和工業園區,發展特色產業優勢得天獨厚。依托291萬畝森林資源,五峰探索出集林下經濟、森林撫育、農民增收于一體的“林藥蜂”立體經濟發展模式——通過在經濟林木下種植草本中藥材,周邊配套養殖中華小蜜蜂,擴大畝產收益。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35.3萬畝,人工養殖中蜂10萬余群,產值達到10億元。
后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武陵山區森林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所在地、華中植物區系核心地帶,現有野生維管束植物3302種,陸生野生脊椎動物417種,植物種類接近歐洲總和。依托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勢,以武陵山(湖北)野生動植物標本館、非遺傳承展示館等為載體,五峰大力發展研學經濟,積極打造研學實踐精品課程,年均接待研學人數20余萬人次。
五峰地貌獨特,境內“幽峽百里、奇峰三千”。搶抓“雙碳”戰略機遇,五峰充分利用峽谷地形、季風氣候,大力發展水電、風電、抽水蓄能等清潔能源,努力打造鄂西南清潔能源基地,建成80余座水電站、3個風電場,總裝機近60萬千瓦。總投資151億元、總裝機240萬千瓦的太平抽水蓄能電站項目,計劃于2030年投產發電,全部機組投運后,年均可減少新能源棄電量17.09億千瓦時,節省系統總煤耗72.7萬噸,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92.56萬噸。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