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期,滬深北等交易所均發布公告稱,有擬上市公司主動要求撤回注冊申請文件,其發行注冊程序也隨后被終止。據《經濟參考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已有百余家企業主動撤回IPO材料并終止上市進程,此外,還有12家企業未通過上市審核、近二十家企業為暫緩表決或取消審核。
近日,上交所網站發布了關于賽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賽特斯”)的科創板股票發行注冊程序終止通知書。公告稱,證監會收到擬科創板上市企業賽特斯和保薦機構主動要求撤回注冊申請文件,依據規定決定終止公司發行注冊程序。
根據招股說明書(注冊稿),賽特斯是一家軟件定義通信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原計劃募資6.32億元,用于軟件定義通信網元解決方案能力提升項目、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網絡解決方案能力提升項目、業務編排及支持系統服務能力提升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此前的8月1日,深交所公告稱,證監會收到山東晶導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晶導微”)和保薦機構主動要求撤回注冊申請文件,依據規定決定終止公司發行注冊程序。
公開資料顯示,山東晶導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制造、加工半導體芯片及材料、封裝產品;電子器件和產品銷售及應用技術服務;半導體器材設計;貨物及技術進出口的民營股份制有限公司。
與此同時,北交所也于近期發布公告稱,北交所于2021年6月21日受理了青島積成提交的公開發行相關申請文件,并按照規定進行了審核。2023年7月24日,青島積成向北交所提交了相關申請,要求撤回IPO申請文件。北交所決定終止該公司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審核。據了解,青島積成主要從事智慧水務、智慧燃氣的智能儀表及系統的開發、生產、集成和技術服務。
業內人士表示,除了可能轉板的公司,主動撤單的企業通常存在一定短板,且所遇問題難以短期內妥善解決,因而公司與保薦人會選擇暫時不登陸資本市場。不過,也有部分公司是在行業景氣度和經營形勢發生變化后,綜合考慮撤回了材料。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3日記者發稿,今年以來首發上會的230家企業中,有12家未通過,另有19家涉及到暫緩表決、取消審核等情況。與此同時,還有百余家企業主動撤回IPO申請,終止IPO進程。
“全面注冊制下嚴把‘入口關’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廣西大學副校長、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首先,嚴把IPO門檻可以提升上市公司質量,防范濫竽充數不良企業的涌入,提高資本市場整體質量。其次,嚴格的審核標準可以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降低投資風險,提高市場的公信力。最后,嚴把‘入口關’也可以促進市場秩序的規范化,推動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