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離子電池訂單增加
【資料圖】
近年來,鈉離子電池技術由于鈉資源全球儲量豐富、成本低、具有與鋰離子電池類似的儲能原理和工藝技術等優勢,重新得到研究者們的青睞,發展成為一種極具應用潛力的儲能技術。
今年被視作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元年,這從上市公司披露的訂單可見一斑。日前普利特公告與天宸股份簽下5GWh訂單,近期也有傳藝科技、格林美、華陽股份、普路通等多家鈉電相關企業先后表示已經獲得相關訂單,或正在根據需求出貨。而在去年,鈉電行業出貨量僅0.2GWh左右。
鈉離子電池技術由于鈉資源全球儲量豐富、成本低、具有與鋰離子電池類似的儲能原理和工藝技術等優勢,重新得到研究者們的青睞,發展成為一種極具應用潛力的儲能技術。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鈉離子電池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顯示:
鈉離子電池行業發展分析
隨著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清潔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的快速發展,全球能源消耗模式將逐漸從化石能源轉向新能源。而能源消耗模式的轉變很大程度上依賴先進的大規模儲能技術。
鈉是地球上儲量最豐富的資源之一,可以說是用之不竭。價格也顯著降低,通常為鋰鹽的1/10。鈉離子電池是以鈉鹽作為電極材料的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雖然能量密度低,但具有安全性更高、成本更低、更耐低溫、倍率性能好等優勢,可廣泛應用于儲能、低速電動車等領域,市場前景廣闊。
鈉離子電池最大的優勢在于可實現5-10分鐘的快速充電能力,且無論是能量密度還是循環壽命,鈉離子電池都顯著優于鉛酸電池。相比于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有更好的安全性。目前,鈉離子電池的循環壽命大約是鋰離子電池的65%左右,能量密度比鋰電池低20%。但是較低的循環次數和能量密度決定了鈉離子電池無法應用于電動汽車和手機電池等領域。
近兩年,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相繼發布的《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均提到,要研發鈉離子電池等新一代高性能儲能技術。工信部明確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等新型電池作為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壓艙石,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支撐。
憑借資源儲備豐富以及低成本、長壽命、高安全性等優勢,鈉離子電池受到資本青睞,產業發展前景被看好。發展鈉離子電池全產業鏈,華陽集團(002906)有得天獨厚的戰略優勢和資源優勢。早在2019年初,新型儲能行業還沒有形成產業規模化,鈉離子電池沒有進入公眾視野的時候,華陽集團就與中國科學院、中科海鈉強強聯手,開始布局鈉離子電池相關產業,率先進入鈉電量產賽道。華陽集團布局的鈉離子電池,采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全球首創的無煙煤制鈉離子碳基負極材料生產技術,這條技術路線用優質的無煙煤產品作為前驅體制備無定形碳材料,具有優異的循環穩定性。
為進一步推動鈉離子電池產業化和標準體系建設,更好地了解行業現狀,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等組織開展了全國首批鈉離子電池產品測評活動,中科海鈉、鵬輝能源、蜂巢能源等17家企業通過了測評。據統計,通過測試的產品平均能量密度為104.1Wh/kg,排名居前四家企業的產品能量密度在120Wh/kg至130Wh/kg之間。
鈉電產品2024年有望進入產業規模擴展器
在政策支持、鋰電材料漲價等多重因素助推下,作為鋰電“替換方案”的鈉離子電池熱度持續升溫,也成為資本眼中的“香餑餑”。除啟鈉新能源外,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家鈉離子電池產業相關公司獲得融資,融資金額從上千萬元到數億元不等。
國泰君安認為,2023年各技術路線的鈉電產品將逐步導入市場,2024年有望進入產業規模擴張期。
《2023-2028年中國鈉離子電池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對中國鈉離子電池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本報告同時揭示了鈉離子電池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未來,鈉離子電池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想了解關于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2023-2028年中國鈉離子電池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