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物 >

科研人的春節 是帶著濃濃科研味兒的春節

我把寫好的福字拍照發到宿舍群里,室友竟然回復:“寫個Nature和Science。”哈哈,這可是我們頂禮膜拜的top2科研期刊,可見大家夢寐以求到何種程度。

——————————

記得小年夜那天,最后一個實驗終于做完了,我跟實驗參與者聊了兩句:“你怎么還不回家呢?”“我不打算回家,就在學校過年。”我說:“我也一樣,那你室友呢?”他說:“過兩天也走了,就我一個人。也好,清凈。”

的確,從那天到現在,實驗室每天都只有我一個人,從早忙到晚,也沒個人說話,清凈得過了頭。

其實,很多學生留校過年也不完全是因為疫情,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本學期的學業任務還沒完成,尤其是即將畢業的研究生。

作為一名浸泡在畢業論文里的博士生,我早已習慣了孤獨。每天早上7點半,我坐上班車,從郊區的昌平校區輾轉一個小時到海淀校區,在食堂簡單地吃點早飯,匆匆趕往實驗室。一周7天,天天如此。直到年根兒底下,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從未打破。

學校的食堂陸續關門了,僅留下一個食堂的二樓開放,每到飯點還是人聲鼎沸,熱熱鬧鬧。日子越臨近,年味兒越濃,每次路過教師家屬區的超市門口時,我總會看到老師們置辦年貨的身影,心里忽然也會想,家鄉的爸爸媽媽,這時候應該也在采買年貨了吧。而我就不必操心,學校的食堂和超市在過年期間會一直開放,學校還貼心地準備了新年大禮包,有零食、古風手帳、兩本書,還有除夕和初一兩天食堂的免費餐券。領完大禮包還可以參與抽獎,排我前面的那個同學就抽中了“三等獎”——一個電動牙刷,可是我就沒這么幸運,只抽到了“新年快樂”。

我還參加了猜燈謎換春聯和寫福字的活動,我對書法有點小自信,雖然很少練,但是只要下筆,寫出來總還是可以看的。我把寫好的福字拍照發到宿舍群里,室友竟然回復:“寫個Nature和Science。”哈哈,這可是我們頂禮膜拜的top2科研期刊,可見大家夢寐以求到何種程度。用毛筆寫英文實在不易,要不然真想一筆一劃描出來貼到大門口。

除夕這天,奔波于兩地校區的人已經很少了,以前一輛校車坐得滿滿的,這一晚還不到三分之一。我第一次從實驗室提前出發,坐了晚上6點的班車早早回到了昌平校區,文學院的同學邀請我去她的寢室一起看“春晚”,她們寢室也有兩個博士留校,無論如何,這天也該放松一下。當熱鬧的歌舞一出現,年味兒瞬間溢出。跟在家一樣,我們幾個一邊吃零食,一邊聊天刷手機。接近零點,禮花和鞭炮聲越來越熱鬧,家族群里搶紅包、發祝福掀起一個小高潮,同學W此時卻一籌莫展,到底給導師發不發祝福?說點啥好?W和我反復討論措辭,糾結許久,最終鼓起勇氣按下發送鍵。其實也就是祝愿“新年快樂,闔家幸福”,導師也馬上就回復了,讓今晚的快樂又增加了許多。

沒過多久我們就洗漱睡覺了,沒有通宵Party、徹夜狂歡。在這棟研究生樓,大家的作息都非常有規律,哪個宿舍大聲說笑就會影響到隔壁,可能會被投訴,所以,今晚如常,盡管外面鞭炮聲震天,整棟樓依然那么安靜。

我睡得格外安心,明天終于不用早起進實驗室了。

快中午12點我才起,自然醒的感覺太好了,我拿著免費的午餐券和室友走進餐廳,我倆決定點一個平時舍不得吃的“貴菜”——醬豬蹄,果然,啃起來分外香。

然而到了初二,我就又進實驗室了,焦慮和壓力驅使我不能再優哉游哉地休息,優秀的科研人只爭朝夕。當然,既然還是春節假期,我會在一早一晚打雞血,中午獎勵自己,看一部電影。

我正在看文獻的時候,手機響了起來,爸媽在群里發他們出去玩的照片了,還是家鄉周邊熟悉的旅游景點,以前我們總是一起去,今年就只剩他們兩個了。不過看到他們在照片中笑得這么開心,我也算放心了,爸媽照片拍得那么詳細,也讓我在千里之外 “云游”了一次。

隨后幾天,班車上的人也越來越多了,一輛車甚至都快坐不下。我依然是趕第一輛早班車出發,坐最后一輛車回去。也許有人覺得我們這樣很辛苦,但其實對于每個奮斗的科研人來說,披星戴月是日常狀態,在實驗室熬通宵也時有發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努力地做實驗、處理數據、看文獻、寫論文。最開心的是收到論文錄用通知的那一刻,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科研人的春節是帶著濃濃科研味兒的春節,在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分寒暑,無論大小假期,短暫的休息過后就要帶著滿滿的任務開工了。

關鍵詞: 科研人 春節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