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物 >

第五屆廣州獎:重慶、維也納等五城獲獎 印度獲網絡人氣城市獎

11月12日晚,第五屆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簡稱“廣州獎”)頒獎典禮暨2021年全球市長論壇及世界大都市協會第十三屆世界大會閉幕式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以線上線下融合方式舉行。中國重慶、黎巴嫩丹尼區、厄瓜多爾基多、奧地利維也納、塞內加爾圣路易斯等5個城市獲第五屆廣州獎,印度奧里薩邦則獲得“網絡人氣城市”獎。

全球273個項目申報

為推動全球城市治理和創新發展,2012年,廣州市與世界城地組織、世界大都市協會創設廣州獎,每兩年舉辦一屆。自創設以來,廣州獎走過了10年歷程,每屆廣州獎均吸引50多個國家超過150個城市參評,至今已收錄全球1300余個城市治理創新案例,對全球城市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本屆廣州獎在全球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依然得到全球城市的廣泛參與,共收到來自60個國家和地區175個城市的273個項目申報,參評城市和項目數量與往屆持平,既反映了疫情下全球更加關注城市治理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更彰顯了廣州獎日益增強的國際號召力和影響力。

從11月8日至10日,本屆廣州獎入圍城市代表分成“包容之城”“創新之城”“韌性之城”“綠色之城”四組參與入圍城市答辯會,展示入圍項目并回答現場觀眾包括評審委員會專家的提問。第五屆廣州獎評委會聯合主席俞可平介紹,評審委員選拔獲獎城市項目的標準是創新程度、參與程度、影響力、重要性、可復制性、可學習性和包容性等7個方面。最終獲獎的5個城市項目涵蓋了不同的創新主題、地理區域、發展水平和城市規模,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它們不僅符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而且展現了城市創新在改善居民生活、促進文明進步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重要作用,對未來全球的城市創新,具有顯著的引領作用。”

重慶緊急處置醫療廢棄物方案獲獎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重慶以“處理疫情城市醫療廢棄物的應急解決方案”案例獲得本屆廣州獎。該項目的協作模式能提高各種人群的參與度,明確職責分工,從而能夠快速響應緊急事件,為緊急處置醫療廢棄物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模式,提高疫情下的城市安全恢復能力,同時也提醒了世界其他城市有關醫療廢物處置在遏制疾病傳播中的重要性。

此外,奧地利維也納10年后再獲廣州獎、梅開二度,該市在首屆廣州獎評選中以“融入新移民項目”獲獎,此次以“兒童和青年計劃”案例再度摘得大獎。

過去幾天,來自全球126個城市、9個國際組織的逾800位城市管理者、國際組織負責人、專家學者等以“結伴同行,推動全球城市治理現代化”為主題,圍繞“轉型中的都市——重新思考共同的未來”這一時代命題,積極分享地方政府治理的先進經驗,深入交流城市國際合作的未來路徑,為后疫情時期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快全球經濟復蘇建言獻策。

獲獎項目

中國·重慶:處理疫情城市醫療廢棄物的應急解決方案

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城市產生了不少醫療廢物。如何有效處理醫療廢物,并防止繼發感染和病毒傳播?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采用了創新的“三級應急機制”。該機制把城市醫療廢物處理的新技術和對醫院的嚴格監管相結合,有效監管和處理醫療廢物。

厄瓜多爾·基多:都市區生態效益工具

2016年,基多在《基多大都市生態效益條例》指引下,與社區領導和大學合作,確定交通站點周圍地區的規劃參數,鼓勵在關鍵交通節點建設高密度的綠色建筑、提供經濟適用房。此外,該條例采用了土地價值捕獲的概念,以確保城市保有其在指定區域中通過增加密度和土地使用補貼產生的土地價值增量。

黎巴嫩·丹尼區:抗擊疫情的應急響應計劃

黎巴嫩丹尼區抗擊疫情的應急響應計劃不僅可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彌補人員與資金的短缺,還鼓勵公民(特別是年輕人)共同參與治理。在公民社會組織(CSOs)的支持下,丹尼區城鎮聯盟與青年志愿者組成的15個委員會合作,共同制定了一套應急預案。

塞內加爾·圣路易斯:地方政府跨市紅樹林養護項目

由于氣候和人為壓力,塞內加爾圣路易斯省的1000公頃紅樹林瀕臨滅絕。為了修復這片紅樹林,塞內加爾圣路易斯省議會提出了一種創新的環境治理方法——跨市紅樹林養護項目。圣路易斯將橫跨3個城市的紅樹林生態系統修復工程與應對緊迫的城市氣候挑戰、改善當地人民生計的戰略相結合。

奧地利·維也納:激勵兒童和青年加入城市決策和管理

在過去的50年里,維也納經歷了從老年化城市到年輕化城市的轉變。如何激勵兒童和青年加入城市決策和管理?維也納給出創新方案——兒童和青年計劃。該計劃的目標是將社會包容性置于城市決策和管理的核心,涵蓋維也納所有土生土長的兒童和青年。

關鍵詞: 第五屆 廣州獎 重慶 印度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