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由廣東美術館主辦的“山高水長心曲萬端——李可染、李玉雙父子藝術對話展”,將于廣東美術館首次展出。本次展覽由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擔任策展人,著名批評家皮道堅、殷雙喜擔任學術主持。據悉,本次展覽是首個深度呈現“李家山水”父子藝術的大展,諸多一手文獻資料及罕見作品將首次亮相。
李可染是20世紀著名的中國山水畫大師之一,師從齊白石,被學界認為是“古典山水向現代山水過渡這一歷史階段的大師”。他以“對景寫生”的方法恢復了山水畫藝術對大自然生機與活力的敏感,創造了一種墨色濃重、光影明滅、“墨團團里黑團團,墨黑叢中天地寬”的新時代山水畫風格。而他自成體系的繪畫思想,形成了活躍于畫壇的“李可染學派”。
作為李可染長子,李玉雙的繪畫在采用傳統水墨媒介(宣紙、毛筆、水墨)的同時也會通過丙烯、油畫等形式多樣的媒材,思考傳統繪畫語言及其相關媒介的現當代轉換。他堅持寫生創作,形成了獨特的方法論。近年來,李玉雙在北京的今日美術館、亞洲藝術中心、國家大劇院等場館中都舉行過個人展覽。
在追求藝術本源這條路上,父子二人志同道合;在藝術表現方式上,二人又各自突破,父子兩人相互輝映的道路,是對“李家山水”藝術內核的不斷凝練,更是對中國繪畫在大時代浪潮變遷中的縱橫耕耘。
即將登陸廣東美術館的“李家山水”大展究竟有哪些亮點,小南帶你一睹為快!
●亮點1:多幅罕見作品首度面世
本次展覽將攜大批一手文獻資料及罕見作品與觀眾見面。展覽將呈現共計逾300件展品,包括父子兩人的繪畫、筆記、研究模型、歷史影像、文獻資料、手稿等,對兩位藝術家在各自時代交織的藝術發展之路進行全方位的深度解讀。《漓江泛舟》李可染紙本設色60年代
●亮點2:反映80年中國藝術變遷
本次展覽呈現從20世紀30年代至今跨度80余年的李可染與李玉雙父子的藝術創作,記錄下那些特定的時代特征。上世紀40—50年代,新中國成立之初,齊白石、李苦禪、王朝聞與李可染等藝術家展開思想碰撞,對中國現當代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也對李玉雙藝術方向產生深遠的影響。
經過時代的激蕩,李玉雙的藝術不僅激情洋溢地展示了那一代人特有的陽光、剛健的“時代之美”,更深刻地見證了這種美的自我超越與升華。
●亮點3:解碼“李家山水”核心命題
李玉雙過人的繪畫天賦以及對山水畫藝術的終生摯愛,無疑來自其父的影響和環境的熏陶,但“李家山水”卻并非全然“得于家傳,父作子述”。
在追求藝術本源這條路上,李可染、李玉雙父子二人志同道合;在藝術表現方式上,二人又各自突破。正如李玉雙所言,“我父親解決了中國畫中‘黑’的問題,我要解決的是‘色彩’問題。我依然在傳承‘李家山水’的精神,傳承的是‘李家山水的魂’。”《秋風吹下紅雨來》李可染紙本設色1982
父子兩人相互輝映的道路是對“李家山水”藝術內核的不斷凝練,更是對中國繪畫在大時代浪潮變遷中的縱橫耕耘。本次展覽中,李玉雙將通過作品與父親李可染展開“對話”,就“中國繪畫與西方繪畫關系”“藝術當隨時代”“繪畫與自然界的意境”“藝術家的藝術系統建設”等兩代藝術家面對的核心問題進行探討。
●亮點4:李玉雙近年新作亮相
李玉雙有著自己獨特的創作方式。他將寫生視為生活的一部分,理工科的知識結構背景促使他在寫生時融入自然科學的視角,從而形成一套獨特的觀察方法和繪畫體系。他本人將之稱為“光編碼”畫法。李玉雙將帶來數幅2020—2021年新作在本次展覽首次面向公眾展出,包括《光的沐浴》《聽雨》《林之謐》《碧野仙蹤》等。《空山不見人,但聞掃葉聲》李玉雙紙本油畫1981年
●亮點5:“繪畫世家”家風如何煉成
在藝術道路上,李可染是李玉雙的啟蒙者,而李玉雙又激勵了李可染進行創新,彼此促進,在創作和風格上尋求突破。展覽將展出李可染與李玉雙共同創作的作品《漓江勝境》(李可染示范,李玉雙接著完成)、父子二人交流書信、李可染書贈李玉雙書法作品等展品,從中可見父子二人間深厚的創作紐帶與“李家山水”誕生背后的家庭教育。李玉雙的研究筆記
怎樣解讀李可染的繪畫理論?作為李可染長子,李玉雙顛覆性的繪畫方法從何而來?藝術世家如何傳承與發展?相信在這次大展中,觀眾們能從作品中找到這些問題的解答。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