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物 >

“芭蕾王子”陳鎮威:從追夢人,到播撒夢想的人

許多中國觀眾認識舞者陳鎮威,大概是通過2020年的熱播綜藝《舞蹈風暴》第二季。彼時他以美國休斯敦芭蕾舞團首席舞者的身份登場、技驚四座,拿下了全國四強的好成績。

轉眼3年過去,陳鎮威的名字前擁有了更為耀眼的前綴——紐約城市芭蕾舞團創建74年歷史上首位中國首席,也是第四位擔任這個職位的亞洲人。“芭蕾王子”“華人之光”……無數溢美之詞涌向這位90后舞者,他又激動又感慨,“王子也可以是亞裔!我是第一個,但我希望不要再等70年才能再來一個。”

“卓爾不群:致力技藝傳承”限時特展正在上海張園舉行,陳鎮威現身展覽并官宣加入“One of Not Many卓爾不群導師計劃”。該企劃由江詩丹頓于2019年發起,旨在分享知識、傳承技藝,鼓勵和指導青年才俊實現其志向抱負。陳鎮威首位加入這一陣營的中國面孔。以此為契機,澎湃新聞記者與陳鎮威展開對談,聊了聊他的追夢之路。


【資料圖】

陳鎮威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最近他回到家鄉惠州,偶然間翻出小時候的同學錄,“我發現那個時候很多同學就給我留言,祝我早日成為首席,原來那時我心中就種下了那樣一顆種子嗎?”

而現在,陳鎮威想成為在別人心里種下種子的人:“希望通過卓爾不群導師計劃,和我的學生有密切的聯系和教學,幫助他們進入更好的學校進修舞蹈。未來我也想走進更多學校,讓更多孩子接觸到芭蕾這門藝術。如果可以通過我的經歷,促使家長去支持孩子喜歡的東西,那么我會非常榮幸。”

“如果不跳舞,我就不是完整的陳鎮威”

1992年,陳鎮威出生于廣東惠州。原本在父母的期待中,他可能會成為一名游泳運動員,但受熱愛舞蹈的姐姐影響,陳鎮威6歲時也走上了舞蹈之路。

陳鎮威的姐姐記得,當時他是班上僅有的幾個男孩之一,因此受到很多異樣的目光。但舞蹈于陳鎮威卻是小時候最大的快樂。“我小學時是文藝委員,所以會負責編排班里的節目,我記得我編了一支《三個和尚》的舞蹈,里面有三個男生和三個女生。”憶起這段往事,他手舞足蹈,“三個男生扮演三個和尚,那三個女生做什么?我就發揮想象力,讓她們扮演荷花,最后這個節目還拿到了文藝匯演的一等獎。”

古典舞、民族舞、現代舞……起初陳鎮威學的舞種很多,直到有一天他的啟蒙老師告訴他,芭蕾舞是對舞者的要求最高、最苛刻,激起他的好勝心。12歲時,他給父母寫了一封長信,描述自己想要學習舞蹈并在世界最大舞臺上表演的決心,成功說服他們將他送入廣州藝術學校,正式走上芭蕾之路。

“我覺得芭蕾難就難在,你知道應該要怎樣去跳,但身體還需要長久的練習去適應。我在廣州學芭蕾6年,其實前4年有一個老師的要求一直沒有聽進去,就是‘轉開’。老師就不厭其煩地跟我講了4年,幫我糾正錯誤,養成身體記憶。”陳鎮威談道,一個舞者能完成各種技巧動作,但一個好的舞者需要保證每個動作細節都沒有瑕疵,“所以我很感謝我的老師,他就像一個鐘表匠人一樣,用無數時間來打磨任何一個小細節,直至一個完美作品的呈現。”

2010年,陳鎮威進入瑞士洛桑國際芭蕾舞比賽決賽,收到海外多家知名舞校和舞團邀請。他接受了美國休斯敦芭蕾舞團的獎學金,赴美學習,兩年后以舞蹈演員的身份加入休斯敦芭蕾舞團的,并于2017年成為首席。

通常情況下,美國芭蕾舞團演員的職業晉升要歷經學徒、群舞、獨舞、首席舞者……陳鎮威只用5年就走完了同行十幾年要走的路,堪稱傳奇。不過在他看來,首席是一種饋贈而非目的:“無論在哪個舞團、是不是首席,我只是盡力做好一件事——喜歡舞蹈、享受舞蹈,如果不跳舞,我就不是完整的陳鎮威。可能正是因為這種純粹,我幸運地被提升到了這個位置。”

“一個黃皮膚黑頭發的舞者,站在世界舞臺最中央”

赴美發展這些年,陳鎮威并非一帆風順。首先是語言,“剛從廣州到休斯頓芭蕾舞團時,我只能用肢體語言和別人交流,好在芭蕾舞中的很多術語是共通的,然后我會努力背單詞、學語法,適應一個全英文的環境。”其次是文化氛圍,“經典芭蕾舞劇大部分都是講西方童話故事,要演好里面的王子、騎士,就需要了解他們的文化,需要和其他舞者、和編舞老師打好交道,要融入整個舞團的氛圍,再傳達我自己的理念。”

從休斯頓芭蕾舞團到紐約城市芭蕾舞團,又是一重跨越。陳鎮威接受的是俄羅斯瓦加諾娃的古典芭蕾訓練,剛到紐約城市芭蕾舞團時,幾乎是從頭開始學巴蘭欽的舞蹈風格。這并不容易,但令他很振奮:“我喜歡不斷挑戰自己,不斷去掌握更豐富的風格。現在我可以在編舞和跳舞時運用更廣的舞蹈語言了。”

除了學習、融匯,陳鎮威也在等待機會,“在西方國家的舞團,同樣的芭蕾水平,他們當然會先選自己人。所以我不但要花時間去把我的短板練到長板一樣好,還要比其他舞者都好得更全面、更立體。”穩定的心理素質也很重要,“很多時候機會是突然到來的,就看我有沒有準備好。比如給你三個小時,去學一個長一小時的節目,然后就要上臺演出,如果我能用最快的時候吃透它,那我就多了一次呈現自己的機會。”

2019年,紐約城市芭蕾舞團的常駐編舞賈斯汀·派克受邀為休斯頓芭蕾舞團,陳鎮威在舞臺上游刃有余的表現讓他眼前一亮,他向陳鎮威發出邀請。在父母鼓勵下,2020年陳鎮威加入紐約城市芭蕾舞團,從一名獨舞演員開始新的征程,并于2022年5月晉升舞團首席,他也是紐約城市芭蕾舞團創立74年以來的首位中國首席。

紐約城市芭蕾舞團作為世界七大芭蕾舞團之一,是公認的業內金字塔,其中95%的舞者來自于舞團嫡系的芭蕾舞學校。很少有人會從其他舞團考入,更何況之前陳鎮威跳的也不是巴蘭欽的風格。“不服氣的聲音當然是有的。”陳鎮威坦然道,“每一次舞團需要我的時候,我都能很好地完成挑戰,慢慢我就取得了所有演員的信任和支持。”

在他之前,紐約城市芭蕾舞團還有過3位亞洲首席,“我也想像前輩一樣,給紐約城市芭蕾舞團帶來我們亞洲的文化氣息和舞臺效果。比如羅密歐本身是一個非常歐洲的形象,演員一般會作出比較夸張的表情和幅度較大的動作。我飾演羅密歐的時候,會更傾向于東方的內斂風格,比如生氣的時候先是面無表情,然后眼淚簌簌落下,也能給到觀眾震撼的感覺。”

在社交平臺搜索“陳鎮威”,除了對其“人間大衛”的贊美,也有很多觀眾詢問他具體的演出動態與作品排期。在美國的舞團時,陳鎮威注意到,有觀眾不僅會自己去看他演出,還會邀請親友去劇場,通過看他的表演來慶祝一些特殊節目或是生日。

“這種把芭蕾融入生活的儀式感讓我很感動,我很珍惜通過舞臺和大家認識的緣分。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華人觀眾告訴我,可以在這樣一個世界大舞臺,看見一個黃皮膚黑頭發的舞者站在中央,就好像中國國旗飄揚在劇場一樣驕傲。”陳鎮威說。

“激發更多人對舞蹈、對夢想的追求”

陳鎮威在三十而立時晉升舞團首席,如今正值一位舞者的當打之年。適逢紐約城市芭蕾舞團創立75周年,他的演出任務很多,除了不間斷地體能體態訓練,平時還會通過太極等方法來做療養。

“我很期待把自己跳過的作品和一些原創項目帶來中國給觀眾看。”在采訪中,陳鎮威提及正在學習的新作品《Copland Episodes》,“它是一部長一個半小時、有27個不同舞段的抽象芭蕾舞劇,整體設計和舞步都很新穎。作為男一號我會貫穿不同的空間,遇到我的舞伴,由他點亮我的世界。這部劇的編導認為作品應該以舞蹈而不是故事為主,這個理念很打動我,因為我們舞團的創始人也認為即使舞者沒有任何劇情,他作為一個人物就擁有情感,觀眾可以發揮想象力去作不同的解讀和欣賞。”

“作為舞者當然會有花開花謝的時候,但我不會在意哪一天自己跳不動了怎么辦。可能我掌握的技術技巧是有限的,但我對舞蹈的理念、創新還有傳承是無限的,即使沒有站在舞臺,我的經歷也可以激發更多人對舞蹈、對夢想的追求。”今年兒童節,陳鎮威通過公益直播,為來自全國各地的20多所學校3000余名同學分享了自己的追夢故事,并解答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當時有孩子問他:“老師,我現在還沒有夢想,怎么辦?”

對此他的回答是:“當你發現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時間過得特別快、感覺一點都不累,就要去觀察一下這是不是你喜歡的、可以稱之為夢想的事情。為夢想努力的過程中,你會覺得精力白費了、看不到進步,但很多努力暫時是隱形的,它們都積累起來,未來某一天就會迸發能量。這個過程中,你的身邊有人會放棄甚至轉行,但只要你有一顆持之以恒的心,把喜歡的東西學到極致,你的夢想就一定能達成。”

這也是陳鎮威加入“One of Not Many卓爾不群導師計劃”的初心,將現代芭蕾舞中對技藝精益求精的精神延續,助力更多的青年舞者圓夢舞臺。他介紹,這次新收入麾下的兩名學員都是男生,“他們都很有勇氣,有為了夢想不顧一切的沖勁,對舞蹈的熱愛與堅持打動了我。而且他們的家長也非常支持孩子追夢,透過他們我好像看到了小小的我,所以我非常期待把我的所學所想傳授給他們,和他們一起研究新的舞蹈。”

對陳鎮威與“One of Not Many卓爾不群導師計劃”感興趣的朋友,歡迎前往上海張園觀看江詩丹頓“卓爾不群:致力技藝傳承”特展,品牌為陳鎮威設立了獨立展區,展示他的定制服裝、舞鞋。這次展覽將持續到8月31日,每天11:00 - 19:00在靜安區威海路588弄張園W16號樓免費開放,需通過小程序預約觀展。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