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晚,煙花璀璨,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落下帷幕。但成都不說再見,依然熱情地期待著天南海北的游客來轉轉走走。成都作為三國文化的傳承中心,哪里可以尋覓古代蜀國的印記?作為土生土長的成都人和三國文化的愛好者,劉孝昌覺得三國文化其實早已滲透進了成都的文化肌理。從洗面橋、衣冠廟、萬里橋這些耳熟能詳的成都地名,到青白江的八陣圖,雙流的葛陌村,無一不藏著三國文化的遺跡和底蘊。
【資料圖】
武侯祠
追憶一代智圣諸葛亮
“感受三國文化,自然不能錯過武侯祠。”劉孝昌介紹,武侯祠享有“三國圣地”之美譽,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在這里你可以了解到當年蜀漢時的風云人物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們一生的真實事跡。
邁進武侯祠的大門,便可以看到文臣武將廊和諸葛亮殿,讀懂千百年來成都人民心中那個“忠君愛民、清正廉潔”的蜀國名相。“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百姓對諸葛亮的贊譽,也是諸葛亮一生的寫照。
除了領略三國英雄的風采,墨寶碑刻也是武侯祠的一大亮點。歷代社會賢達和文人墨客相會于此,提筆作詩,抒寫對武侯的敬仰之情。
“一定要去看看武侯祠堂碑,文章、書法、鐫刻都很好,所以叫做三絕碑。”劉孝昌強調。
錦里
重現古蜀繁華之貌
武侯祠的旁邊,便是錦里,杜甫就有詩云“蜀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三國時期,蜀錦是重要的國家資源,蜀國專門在成都“流江南岸”設立錦官,以實現蜀錦規模化的生產,而這條流江因為洗滌蜀錦,色彩斑斕,所以得名“錦江”。
在劉孝昌看來,錦江不同于其他的商業街道,它保留了大量古蜀文化元素。古街道、古戲臺、名小吃、工匠表演、民俗記憶墻、西南第一牌坊等等。青瓦錯落有致,小巷曲徑通幽,“可謂是一錦連一錦,一錦套一錦。”
走進錦里,仿佛一瞬間就穿越回三國時期的富饒成都,體會諸葛亮如何治蜀,感受成都的人間煙火氣。
望江樓公園
竹韻文韻匯集之地
如果要選成都的地標建筑,劉孝昌會選擇望江樓公園。這座公園位于九眼橋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竹子的品種多達400余種,其中不乏瀕危珍稀的品類。
除了賞竹,劉孝昌還推薦去看看公園里的薛濤井,這是明代蜀王府仿薛濤法造紙箋使用的井。明朝年間,每年三月三日,蜀王府都在薛濤井取清澈井水,特制仿薛濤箋式名箋二十四幅。到了清代,薛濤井邊的薛濤“故居”建成,此處園林景致極佳,望江樓旁是迎來送往乘船遠行的碼頭。
劉孝昌表示,“在這里,看樓,看井,看竹子,更重要的是體驗薛濤的那句‘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奇’。”
盡善盡美,是劉孝昌對成都文化的概括,他說,“歡迎每一個人來我們成都探尋三國文化,希望這些故事能世世代代地流傳下去。”(楊丹梨鷺 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杰 實習生 施媛媛)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