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深度 >

網絡游戲產業增速發展 科技驅動版權保護勢在必行

12月17日,目前,網絡游戲已從游戲本身向衍生內容、泛娛樂內容生態等多種應用場景過渡,形成了以游戲為中心,各種游戲內容形式為觸手的,完整且價值巨大的產業生態鏈。在網絡游戲產業增速發展的同時,游戲版權生態保護的重要性日益突顯。

不過,在一般的信息互聯網模式中,由于信息易被復制、篡改和泄密,安全程度低,會直接導致取證、存證難度加大。因此,網絡游戲版權的保護也亟需技術的升級與新技術的支持,科技驅動版權保護勢在必行。

在很多專家看來,區塊鏈技術具有點對點、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這些特性與版權保護具有天然的耦合性。

區塊鏈廣泛應用于法律存證場景

簡單來說,區塊鏈是一種防篡改、可追溯、共享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其最底層的基礎技術就是防篡改,也就是說古代追求的加密信件和密碼學,現在用區塊鏈技術就能實現了。

防篡改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法律存證。騰訊區塊鏈高級產品經理、至信鏈產品負責人王樂慶指出,存證提高了對方侵權的成本,也是區塊鏈技術現在廣泛應用的一個場景。

作為國內最早開始做區塊鏈技術的一線廠商之一,騰訊旗下的區塊鏈產品至信鏈在法律存證方面有許多應用,也是基于合規性的測評等具備司法認可性的底層技術。

比如,在游戲直播場景中,有很多侵權方會將游戲直播信息做錄屏,在未授權的情況下進行分發,損害了游戲平臺企業的利益。為此,至信鏈基于高頻顯性的癥狀做了一套解決方案,主要有以下幾個環節:

首先,游戲版權方在原創視頻上傳的時候做一個確權存證,存在于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環境下,保證證據的真實性。然后,至信鏈出具一個證書,全網掃網查出誰在未授權的情況下使用了版權方的內容,一旦發現即可進行侵權取證,將侵權行為進行一個取證固化上鏈。這樣證據已經比較明確和可視化了。

最后,至信鏈可以向侵權方發布一個威懾和維權,具備了可信的證據,你要不要下架內容,下架就不追究了,如果不停止侵權,可進一步訴諸法院。借助區塊鏈的認證和校驗,也可以幫助法官快速做出裁決。

王樂慶認為,“區塊鏈當前更大的價值就是為互聯網的證據做征信,不管是存證、取證都是互聯網的征信,下一步的發債是對新資產、資產化的應用形式。這樣的場景我們把游戲道具上到云上,游戲道具有更好的保全形式。”

那么,用區塊鏈保全游戲道具有什么好處呢?有很多游戲方會征發游戲道具,比如,一個游戲道具只發行1萬個,有區塊鏈技術做監督和驗證,我們就可以保證你的游戲資產一定是限量的,并且可以真正做到屬于你的、永久保存的屬性。這無疑會增加游戲的可玩性。

“后續如果我們能推出一個道具或者是寵物屬于某一個玩家,用鏈打通多款游戲,你的寵物可以在A、B、C游戲玩,變成你的資產,真正變成屬于自己的’物理屬性’的物品。”王樂慶說到。

網絡游戲版權保護越來越受重視

在知識產權領域,《著作權法》是支柱性法律,也是網絡游戲版權保護主要依賴的法律。

而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以及數字傳媒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超出現行《著作權法》權利體系之外的新的作品形式和著作權利在不斷涌現。

為了更科學地界定網絡游戲作品的屬性,2020年11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將“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修改為“視聽作品”,這將有利于游戲作為一個整體(包括游戲的整體畫面、文字內容、美術內容等具體組成部分)被納入著作權保護范圍,此次修訂還將廣播權的行使方式擴充為“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公開傳播或者轉播”,將互聯網直播行為納入了廣播權的規制范疇,厘清了廣播權與信息網絡傳播權的界限,為網絡游戲的版權保護提供可依據的規則。

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叢立先強調,“網絡游戲作品,不管是角色扮演類,還是對抗類等,是一種大作品,符合著作權法關于’類電影’作品的定義。在新《著作權法》實施后,可以納入視聽作品進行保護,可以更好地體現游戲作品的價值。網絡游戲主播與直播平臺,應在獲得游戲作品權利人許可的情況下,才可以對游戲內容進行商業使用。”

此外,叢立先還指出,“所謂的游戲直播者對游戲作品的’轉換性使用’,一般情況下不構成合理使用,況且,’轉換性使用’也只是美國《著作權法》’四要素’的其中一個因素,不應直接適用我國司法。主播與直播平臺在沒有獲得許可情況下,使用游戲作品內容,主播是直接提供作品的侵權行為,平臺根據其參與程度,有可能構成共同侵權或幫助侵權。”

未來,游戲版權的規范化保護將成為一個必然趨勢。無論是在技術層面,還是法律層面,逐漸完善的版權保護規范措施都將助力游戲產業生態有序、健康、長遠的發展。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1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