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消息,極狐(GitLab)CEO陳冉發布署名文章,談及企業擁抱開源的成功之道。
他表示,企業若想真正地擁抱開源,那就需要開放自身的核心源代碼,真正成為開源社區的參與者和貢獻者。這樣,企業才能真正了解,甚至把握技術的發展方向,在應用的過程中也會有的放矢,充分利用好開源社區的價值,進而伴隨社區的發展不斷充實自己和IT技術棧。
極狐(GitLab)由GitLab公司與投資方紅杉寬帶和高成資本合作成立,旨在面向中國市場提供全球知名開源代碼托管和項目管理平臺GitLab的本地化DevOps產品,為中國用戶提供一站式覆蓋軟件開發生命周期的開放一體化DevOps平臺。
以下為文章全文:
核心開放:企業擁抱開源的成功之道
作者:極狐信息技術(湖北)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 陳冉
春雷一聲震天響,清風數拂天下春。
對于中國開源從業者來說,2021年開春的一道喜訊讓大家看到了成功的曙光。在新華社全文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指出要“支持數字技術開源社區等創新聯合體發展,完善開源知識產權和法律體系,鼓勵企業開放軟件源代碼、硬件設計和應用服務”。毫無疑問,得到了國家層面戰略支持的開源事業,將走上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開源,已經是大勢所趨,這也使得市場上需要討論的內容,已經不再是“要不要開源”,而是“怎么去擁抱開源”,這對于企業用戶來說尤為關鍵。本文將從企業開源應用的方式入手,來厘清思路,進一步明確目標,幫助企業探尋擁抱開源的成功之道。
趨勢:從開源到核心開放
從1998年Raymond 成立“開源計劃”開始,到今天開源領域已經走過了23年。盡管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擁抱開源,但我們依然不得不遺憾地承認:今天,依然是閉源軟件占主導的世界。
在當前的IT架構下,企業主流的軟件應用方式,依然是以購買許可或是SaaS的方式使用閉源軟件。這種方式下,企業拿到的是一個源碼不開放、已經編譯好的商業軟件,擁有的是一段時期內或是其他計量方式下的使用權。企業是個純粹的使用者,軟件也是純粹的工具——從好處上說,簡單、純粹,企業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功能;但也會很快遇到發展瓶頸——一旦軟件需要功能升級,或是二次開發,都需要依托于閉源軟件供應商的規則,甚至在很多時候會碰到供應商鎖定(Vendor Lock-in)的問題。
當開源興起,大部分企業開始了開源探索。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開源生態白皮書(2020年)》,2019年我國企業已經使用開源技術的企業占比為87.4%,同比增長10.7%。但受到傳統思維的影響,多數企業的做法是,招幾個程序員,從開源社區下載源代碼,來進行開發和應用。這種“只獲取,不貢獻“的方式,看似免費獲得了源代碼,但事實上卻是在閉門造車,且開源領域的招人成本并不低,要養幾個程序員也是個長期負擔。同時,企業需要考慮:是不是能開發出想要的功能?是不是能順暢的更新、迭代、升級?一旦出現問題,這些程序員能否迅速變身運維,進而迅速搞定?
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以上問題還不大,只是試錯空間的大小,但對于那些技術能力不強的中小企業,或是初創企業來說,或者騎虎難下,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或者不得不打散重來,甚至回歸閉源軟件的老路。
出現這樣的問題并不奇怪,原因在于——這樣的方式就不是真正的開源。當我們回溯開源的發展,可以清晰地看到幾個關鍵詞:社區(Community)、分享、貢獻。開源的氛圍,是一群秉持開放理念的人共同構建的社區,大家因為分享而相聚,為共同的目標去貢獻、共同進步。
企業若想真正地擁抱開源,那就需要開放自身的核心源代碼,真正成為開源社區的參與者和貢獻者。這樣,企業才能真正了解,甚至把握技術的發展方向,在應用的過程中也會有的放矢,充分利用好開源社區的價值,進而伴隨社區的發展不斷充實自己和IT技術棧。
這也是極狐(GitLab)今天所提倡的“核心開放”理念——每一個企業都參與到開放核心源代碼的社區中來,人人參與,人人貢獻,與不斷演進的開源社區一道發展壯大。
價值:從成本到服務支持
參與到社區,并在社區中貢獻,對于開源從業者來說或許是司空見慣的,但對于企業來說,擔心卻是接踵而來:成本、安全、服務支持。
首先是成本。很多企業之所以探索開源,不僅是因為開源的趨勢,也是因為開源的低成本。但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養人的成本并不一定比購買許可或是租用的成本低,更重要的是,一旦更新和迭代有問題,路線走錯了,常常會是得不償失。真正參與到開源貢獻則可以避免閉門造車,與社區的技術路線保持一致,并從社區的整體貢獻中獲益。不同于花費巨資來購買閉源軟件的許可或是SaaS,采用企業級源代碼開放的開源軟件,并基于自身實踐和技術演進,反哺開源社區,與社區共同成長,能夠獲得更多的功能和更高的長遠利益,無疑是更加經濟,也走在時代前沿的方式。
其次是安全問題。由于核心源代碼是企業IT系統運行的基礎,乃至關聯到整個企業業務發展,因此在對外分享或是社區貢獻時,企業會非常擔心出現安全問題。實際上,在開源社區,尤其是針對企業用戶的開源社區,安全合規是平臺上所有用戶考慮的第一要務。企業版的社區管理者會提供漏洞掃描、災備功能,以及各個層級的測試,從而確保社區提供的每一個demo版本都能滿足企業安全和合規性要求。而從更大的角度看,正是因為核心源代碼開放,且都在本地部署,信息安全問題相對可控,甚至上升到國家安全角度,也遠比購買其他國家的閉源軟件更讓人放心。
最后是服務支持。從企業運營的角度上看,衡量軟件產品的價值,如果說功能算一半,那么服務支持要占到另一半。對于習慣閉源軟件體系的企業來說,轉向開源后一個繞不開的問題就是:出了問題誰來解決?只依靠幾個程序員無疑是不夠的,依然需要企業版開源軟件提供商給予運營過程中的服務和支持。在“開放核心”的模式下,開源社區的人人貢獻幫助企業不斷迭代版本、功能升級,而類似極狐(GitLab)這種企業級開源軟件供應商也會提供本地化的技術支持和培訓咨詢,為企業解決后顧之憂。
路線:從試用到社區變現
那么,對于企業來說,真正地擁抱開源,實現“開放核心”的模式,會有怎樣的路線圖?總體上看,可以分五步走。
首先是試用,參與到開源社區里,體驗開源的產品,看看是不是符合自身的功能要求。
其次是功能加持。企業需要考慮,是否需要一些高級功能,比如代碼控制、高可用性管理、項目管理、矩陣管理等等。如果需要,可以考慮購買企業版。
再次是基于開放源代碼進行開發,并貢獻給社區,成為社區中真正的貢獻者。
第四步是參與開源社區的治理,掌握技術發展的路線圖,推進社區的生態建設。
最后一步,企業將成為社區的管理者之一,甚至可以將一部分功能包裝成知識服務體系,并將其商業化,進而實現技術商業變現。
當然,以上的步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業兢兢業業,孜孜以求,深刻參與到開源社區的發展和建設中去。但參與之后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相對自身研發,可以在社區里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獲得所需的功能;因為開放核心源代碼在安全層面有保障,不會有被鎖定風險;更重要的是,在社區中的貢獻,也是企業提升其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方式,會幫助企業更好地吸引更高質量的人才,夯實企業發展的基石。
結束語:征途漫漫,唯有奮斗
20年前,面對ERP的時候,制造企業都在說: “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
10年前面對云計算的時候,5年前面對數字化轉型的時候,企業也都有著很多的躊躇和質疑。以此推之,今天許多企業面對開源,面對開放核心的時候,同樣有著很多的猶豫和擔憂。
所謂“大勢所趨,非人力可移”,從今天ERP的普及、云計算的盛行和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就可見一斑。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