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深度 >

快速發展農村經濟 多渠道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目前,城市居民擁有的房產除了出租、買賣,還可以抵押。得益于政府投入大量資源改善城市公共設施和環境,城鎮居民房產加快升值,而農村房屋普遍缺乏衡量和實現市場價值的渠道。與此同時,城鄉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機制有待完善。農地轉變為非農地時,須走征用程序,但土地補償費不多。城鎮居民則可較大程度上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比如,城市政府土地出讓金增加后,會增加基礎設施建設,居民將從中受益;又如,土地增值后房價上漲,城鎮居民對應的財產和財產性收入隨之增加。

再說農村金融。農村建設、農業發展和農村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離不開強有力的金融支持體系。制約農民財產性收入增加的金融因素同樣有很多,突出體現在農村金融建設相對滯后、金融機構相對偏少、金融產品創新不足,以及服務農民的專業理財人員短缺。

不難看出,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前提是讓農村經濟處于快速發展環境之中。為此,一方面,需要加快破題以宅基地、承包地、山地、林地等為重點的農村土地制度,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流轉制度,改革完善各項土地產權制度,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另一方面,須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努力引導資金回流。在政策扶持上,不妨規定金融機構對農村地區貸款的最低比例;在金融支農上,要發揮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和小額貸款公司服務“三農”的重要作用,為農民推出農戶聯保貸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個人住房按揭、創業貸款等多元化金融產品。同時,開展金融工具創新,建立完善針對性較強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陳金明)

關鍵詞: 農村 經濟 多渠道 農民 收入

責任編輯:Rex_01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