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深度 >

河南高中名師評析2021年河南高考理科綜合考試

2021年河南高考理科綜合考試重點考查了哪些內容?如何作答能拿高分?來看看河南高中名師的點評解析吧!

物理:壓軸題難度明顯提升

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物理教師李猛認為,今年的物理試題與2020年相比難度有所增長,所考查知識點基本上圍繞著主干知識來命題,各部分分值安排比較合理(力學41分、電磁學48分、近代物理6分,選考15分),壓軸題的考查難度有明顯提升,對分析推理能力和計算能力均有較高要求,其他題目相對常規(guī),但也有亮點和新穎之處,整體看來是非常精彩的一套試題。具體分析有以下幾點:

選擇題如第17題,考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題目給出了剩余元素質量比與時間的關系圖像,看似復雜,甚至會有學生試圖去找質量比與時間的函數(shù)關系,但仔細看圖分析,質量比從2/3降到1/3的時間便是半衰期了,直接就可以得出答案,此題很能考察學生的思維靈活度。再如第21題,考查板塊模型中的相對滑動問題,解題的線索隱藏在兩幅圖像之中,需分析判斷出板塊何時一起滑動和何時相對滑動,再列方程推算出相關物理量的關系,考查得既全面又有深度。

實驗題第22題考查平拋運動速度的計算,并要求計算重力加速度;第23題是測量電源的電動勢與內阻,涉及到保護電阻的選擇,實驗原理的分析,圖像數(shù)據及誤差的計算。這兩道題著重考查學生的基本技能,雖有創(chuàng)新但仍屬于常規(guī)題。

計算題第25題作為壓軸題,考查金屬棒和U形框架的電磁感應和相對滑動問題,第一問比較簡單,計算整體的加速度、速度及棒的安培力即可;但第二問比較復雜,涉及兩個物體,多個過程,進磁場與出磁場,加速與勻速,一起運動與相對滑動,題目條件給得少,但方程列得多,計算量也比較大;第三問則在第二問的基礎上再做分析判斷即可得出最終結果。這道壓軸題綜合性很高,對學生的要求也很高,很能體現(xiàn)高考的選拔功能。

選考題第33題分別考查理想氣體狀態(tài)變化圖象和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依然是對熱學最核心部分的考察;第34題第一問考察了機械波圖象的理解,是經典題目,第二問的光學題則以測玻璃磚的折射率為背景,既考察了折射定律,又考察了全反射以及幾何光學中角度的處理,兩道題目難度適中,皆為選修3-4的核心考點。

縱觀今年的題目,萬有引力中的橢圓軌道,實驗題的平拋運動和測電源電動勢與內阻,壓軸題中的電磁感應問題都是近7年未曾考查而今年又出現(xiàn)的知識點,而靜力學、交變電流等知識點今年沒有涉及到,這都值得2022屆考生關注。

生物:主觀表述題所占比例增大

鄭州外國語學校生物教研組長張長河認為,2021年高考理綜(乙卷)生物試題立足考查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和關鍵能力。選擇題難度與往年基本持平,主觀題難度有所增加。注重基礎性,增強靈活性,引導學生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重視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了高考命題的積極導向作用。突出的特點是主觀表述題所占比例增大,突出科學探究和科學思維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特別是實驗設計和實驗分析題,分值和難度都有所增加。

選擇第1題考查動物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DNA數(shù)量變化及染色體行為特征,體現(xiàn)了核心概念"細胞通過分裂實現(xiàn)增殖",也考查了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的區(qū)別。第3題綜合考查水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第4題和第5題分別考查神經遞質和肺炎雙球菌的相關知識,均為教材核心基礎知識。31題以表格的形式考查了細胞間信息交流方式之一激素調節(jié)的運輸途徑、靶向性、生理作用等,延續(xù)了去年命題形式,體現(xiàn)基礎性的同時又有利于對生物學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

高中生物中關于實驗的考查分為教材中的實驗分析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下的實驗設計。這兩種類型題在今年高考題中均有體現(xiàn)。選擇題的第2題四個選項分別考查了兩種染色劑臺盼藍和龍膽紫的應用,鹽酸的作用以及植物細胞吸水失的實驗,均為教材內容,突出了基礎性。29題在考查光合作用核心知識的同時,創(chuàng)設情境要求學生能夠基于給定條件,設計實驗方案,綜合考查學生生物實驗探究能力,突出創(chuàng)新性。第38題要求給出利用質粒載體上抗生素抗性基因篩選目標菌株的方法,直接指向實驗實際操作的考查。對實驗探究能力考查的強化,旨在引導生物學教學回歸學科本質、加強實驗教學,助力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第30題依托教材中的大草履蟲和雙小核草履蟲的共同培養(yǎng),同時為學生提供信息"競爭排斥原理",考查種間競爭現(xiàn)象的分析和預測,并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結論。該題既創(chuàng)設了問題情境,又結合了實驗分析。本題素材源于教材,問題設計高于教材,綜合考查學生理解運用有關生態(tài)學知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2題是傳統(tǒng)的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題型,不同的是要求學生繪制遺傳圖解,通過構建模型解決實際問題,體現(xiàn)了科學思維方法中模型與建模的應用。本題同樣在綜合考查遺傳定律核心知識的基礎上,重點考查學生運用模型方法研究生物學現(xiàn)象的模型建構能力。

化學:“碳達峰”“碳中和”“嫦娥5號探測器”入題

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化學教師姚衛(wèi)民認為,2021年理科綜合全國乙卷化學試題設計科學合理,難度適中。從整體來看,試題類型均比較常規(guī),考查內容豐富,呈現(xiàn)形式不乏新穎。試題強化情景化問題的設計,注重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一些熱點詞匯比如“碳達峰”“碳中和”“嫦娥5號探測器”等載體的出現(xiàn),很貼近生活,突出了化學的本質價值。試題還注重學科能力考察,注重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比如第13題和第28題,通過對圖表的深入理解體現(xiàn)化學學科的魅力,彰顯了化學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注重符合新時代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

從整體難度上來看,與往年基本相當,試題走向基本遵循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風格,加大了對基礎知識的考查,選擇題最后兩題和28題等通過巧妙的設計和知識的整合,兼顧了區(qū)分度。

選擇題主要考察了STSE、實驗化學基礎、離子方程式書寫、有機化學基礎、電化學、物質結構周期律、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等傳統(tǒng)題型。前4道題非常簡單,后三道題難度逐漸增加。第11題抓住關鍵信息“與地球土壤類似”不難推出元素種類。第12題只要分析清楚陰陽極發(fā)生的具體反應,也很容易得到答案,第13題考查了難溶物在酸性體系中的溶解度變化問題,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我們首先要看懂橫縱坐標的含義及數(shù)量級,然后找到起點和pH=4的點進行計算和推理,答案還是很容易得到的。

26題和27題均是喜聞樂見的題型,跟平常練習的模擬題很相似,做起來難度不大。28題以ICl為載體進行設計。側重考查多平衡體系的計算和對機理的理解。雖然載體不太常見,但做法卻很常規(guī),第(2)問認真羅列三段式即可,并不需要計算出結果,難度可以說降低了一個檔次,第(3)問主要側重點是理解橫縱坐標的含義以及K與T的關系,可謂深入淺出。

物質結構與性質題考查了原子結構、配位化合物、雜化、熔沸點比較、鍵角的判斷原理等,均是平常練習中常見的考點,晶胞結構設計也非常簡單,難度低于預期。有機化學基礎題給了兩個信息,結構稍微比較復雜,考了苯環(huán)ABC三取代的同分異構體種類判斷,沒有考查合成設計,難度適中。從選做題對比來看,可能還是結構題更有利于學生得分。(記者 馮軍福 史曉琪)

關鍵詞: 河南 高考 高中名師 理綜卷 評析

責任編輯:Rex_01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