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深度 >

畢馬威吳國強:汽車電動化及可持續發展的供應鏈將是汽車業環境轉型的關鍵因素

汽車電動化已成為汽車產業新趨勢,畢馬威月初發布了第四屆《中國領先汽車科技企業50》報告及榜單。通過對汽車產業企業的深度解讀及觀察,在汽車產業宏觀背景下,報告總結出汽車科技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汽車電動化一觸即發、大型科技企業與大型汽車企業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自動駕駛場景持續擴大、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將顯著提升等。

畢馬威中國副主席吳國強表示:“汽車電動化及可持續發展的供應鏈將是汽車業環境轉型的關鍵因素。不斷發展的技術、新電動汽車品牌的誕生和活躍的初創企業生態,將有助于在中國建立一個穩健的電動汽車市場。另外,在當今世界汽車創新引領的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浪潮下,全球汽車產業也面臨著深刻的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

畢馬威中國汽車行業主管合伙人諾伯特表示:“在汽車電動化成為新趨勢的同時,相應的挑戰依然存在。首先,中國汽車行業的整體研發投入占比依舊落后于全球領先國家。其次,供應鏈持續出現短缺。此外,任何行業轉型都存在風險,這是數十年來中國汽車業發展的最關鍵時刻。展望未來,那些能快速捕捉客戶需求的汽車制造商將更容易獲得成功。與能消除技術差距、提供關鍵創新服務或提升對消費者需求的能見度的新公司合作,是未來數年汽車制造商的重點要務。”

的確,汽車企業對應用最新汽車科技、融入中國特色的汽車生態保持著強勁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本屆畢馬威《中國領先汽車科技企業50》榜單的企業評選申請數量創下記錄,由此可見中國汽車科技行業正在迸發出巨大活力。

中國創新企業正為汽車價值鏈和駕駛體驗的各個方面注入更新的技術。從復雜的語音識別和智能抬頭顯示,到穩健、安全的OTA(空中下載技術)技術更新,創新涌現的速度遠超傳統主機廠的開發周期。為了將最新科技融入產品,主機廠正以更快的開發周期推出為電動化特別打造的、更關注數字化體驗和用戶個性化的品牌,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者需求。這些資金充裕和數字化優先的初創品牌摒棄了大量過時的主機廠企業職能,以便能夠專注于產品設計、市場營銷和用戶體驗。創新者們意識到消費者對這些品牌中的新技術有著更高的接受度和更強的需求,這一信號將加速汽車科技的商品化進程。

自動駕駛場景方面,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仍然是最受關注的應用場景。與此同時,自動駕駛創新在個人交通以外的領域正不斷推進。畢馬威在報告中指出,業界已意識到廣義、完全的自動出行能力仍然遙不可及,因此,在市場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在于在特定環境中提供可靠服務的能力,自動駕駛場景由此更加細化。隨著地方政府紛紛與初創企業合作以推進本地的前沿技術投資,自動駕駛試驗區在全國各地不斷涌現。商業及工業應用仍然是自動駕駛研發的重點。

畢馬威認為,智能網聯是數十年來汽車行業最大的新機遇之一。隨著汽車數字化進程的加快,基于軟件升級、操作系統升級和汽車個性化體驗提升的全新商業模式已經展開。此領域的投資范圍十分廣闊,本屆汽車科技50榜單中智能網聯領域的企業占據了最多的席位。

在數字化智能化時代,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將面對網絡安全的全新挑戰。過去,汽車安全主要圍繞機械類的主被動安全展開;而現在,隨著汽車行業“新四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發展趨勢,汽車將從代步工具的內涵,向外延展成為下一個重要的智能設備。如同電腦和手機一樣,智能汽車及其各類應用,已開始面臨各類開發漏洞、數據泄露和網絡攻擊。從汽車制造商到各級供應商、產品和服務合作伙伴,均已意識到網絡安全如同產品質量和車輛安全一樣重要,無法回避且挑戰更大。

盡管網絡安全管理標準本身因地區而有所不同,網絡安全管理體系(CSMS)仍將成為行業標準。畢馬威在報告中強調,即便這些威脅仍然只是在感知狀態,網絡安全違規或網絡漏洞也可能帶來嚴重后果。

由于越來越多的汽車零部件通過軟件驅動,需持續進行遠程微調和更新,因此,汽車受到網絡攻擊的風險以及它們在網絡攻擊下的脆弱性也在增加。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已在汽車和軟件開發早期將網絡安全標準嵌入系統中。汽車科技公司必須將網絡安全合規和網絡防御整合進自身產品以保持競爭力。(記者 王曉濤)

關鍵詞: 汽車 電動化 供應鏈 環境轉型

責任編輯:Rex_01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