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隨著鋼鐵產品價格上漲,鋼鐵企業業績大增,并且這一形勢延伸到相關行業。截至8月15日,A股27家鋼鐵類公司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利潤均有增長;5家鋼鐵公司發布2021年半年報,凈利潤均同比大幅增長。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1~6月份,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4593億元,同比增長51.5%;利潤總額2268億元,同比增長220%。
鋼企利潤大幅增加
酒鋼宏興的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約262.88億元,同比增長66.1%;實現鋼材產量516.09萬噸,銷量509.44萬噸。該公司半年報提出,報告期內大宗商品價格普漲,鋼材價格創歷史新高。
還有部分鋼鐵公司延伸產業鏈,充分利用行業旺季周期加快生產。廣大特材半年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5.06億元,同比增長86.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5億元,同比增長68.04%。該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受益于風電“搶裝潮”行情及風電大型鑄件產能逐步釋放,公司產銷兩旺;公司繼續優化產品結構,加大向下游產業鏈延伸力度。
沙鋼股份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2.83億元,同比增長43.31%;實現利潤總額14.10億元,同比增長132.72%;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5.46億元,同比增長116.45%。該公司表示,在環保壓力持續加大的情況下,公司緊緊圍繞產業政策,堅持優特鋼發展不動搖,以“安全、環保、質量、效益”為中心,大力開展節能減排、環保治理;著力打造優特鋼精品,搶占特鋼市場;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公司生產經營總體保持較好的運行態勢。
確保減產、穩價保供兩手抓
今年下半年全國鋼鐵行業去產能仍在繼續,大宗商品穩價保供是各地的工作重點之一。行業專家表示,鋼鐵行業有能力在“確保減產”和“穩價保供”間實現平衡,下半年鋼鐵市場料將無憂。
7月29日,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吳險峰表示,鋼鐵行業的政策重心正在從“去產能”轉向“壓產量”,將會同有關方面共同制定鋼鐵企業秋冬季錯峰生產方案。江蘇、山東等產鋼大省相繼就壓減下半年粗鋼產量進行部署,并將減產任務下放至各大鋼企。
業內普遍認為,下半年鋼材需求將弱于上半年,減產恰逢其時。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規劃發展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壓減產量是全行業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主動作為。當前的主動減產不同于以往的被動減產,已考慮到今年下半年鋼鐵需求可能有所下降。
光大證券研報顯示,6月下旬以來,一些地方相繼提出2021年粗鋼產量同比不增長要求。7月22日,山東出臺政策,要求2021年省內粗鋼產量同比減少344萬噸。8月9日,河北出臺政策,要求省內2021年粗鋼產量同比減少2171萬噸。研報指出,今年1~6月份,非重點鋼企粗鋼產量為1.21億噸,同比增幅為18.86%。非重點鋼企上半年產量增幅大,意味著下半年減產幅度更大,這些企業以生產建筑鋼材為主。
社會庫存方面,8月13日,全國29個重點城市鋼材社會庫存量為1328.5萬噸,比上周下降13.1萬噸,降幅為1%。全國主要區域建筑鋼材廠內庫存為640.6萬噸,較上周下降1.5%。其中,福建地區逆勢增長,山東地區降幅為13.7%,西北區域降幅為7.1%,其余地區降幅均偏小。全國主要鋼鐵企業高爐開工率為80.7%,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下半年國內鋼鐵需求或有所下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首席分析師蔣麗表示,房地產在堅持“三穩”目標的政策指引下平穩發展,基建在專項債加快發行和新的績效管理辦法約束下增長空間有限,汽車行業的鋼鐵需求只有芯片問題緩解才會有較大增長。
轉型低碳綠色發展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碳達峰、碳中和,去產能“回頭看”、產能置換,壓減產量,資源保障等熱點問題引得全社會高度關注。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日前舉行的第六屆會員大會二次會議上,沈彬會長表示,上半年鋼鐵行業運行態勢良好,企業產銷兩旺、效益提升,綠色發展、智能制造、科技創新等又取得新進步,為積極滿足下游行業需求的增長,為促進國民經濟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提供了重要支撐。
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上半年鋼鐵行業順應鋼鐵需求強勁增長,總體供需較為均衡,全國生鐵、粗鋼及鋼材產量分別為4.56億噸、5.63億噸和6.98億噸,同比分別增長4.0%、11.8%和13.9%;預計折合粗鋼表觀消費量5.37億噸,同比增長10.2%。隨著海外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和國際市場需求恢復,鋼鐵產品出口量大幅增長。據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出口鋼材3738萬噸,同比增長30.2%。
此外,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下半年我國將編制發布《鋼鐵行業碳達峰路線圖和行動方案》,作為鋼鐵行業低碳綠色發展方向指引。同時,圍繞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按照國家的總體部署,鋼鐵行業將開展碳市場配額分配方案及運行測試方案研究,為鋼鐵行業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創造條件。
(記者 郭丁源)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