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深度 >

重營銷輕內功要不得 網紅店頻頻“翻車”

入駐全國130多個城市、擁有門店400余家,全年接待顧客近4000萬人次,打開點評軟件,能看見近萬條評論……胖哥倆肉蟹煲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網紅店,但最近卻因食品安全問題上了熱搜。

8月23日,有媒體發布記者臥底報道,記者在這家標榜食材新鮮的網紅店里看到,當天賣不掉的螃蟹,后廚通常放在冰箱里冷藏,第二天清洗后,再充當現殺的活蟹賣給顧客。除了螃蟹,另一消耗量巨大的食材土豆也存在嚴重問題。有些土豆已經變質,但仍被后廚當做新鮮食材繼續使用。即使腐爛、變味、發餿的土豆,也會二次加工繼續端上餐桌。

更重要的是,報道披露,涉事餐廳后廚員工不但對以次充好的行為見慣不怪,而且還告誡記者:“以后剩啥東西了,別說,要裝不知道。領導不讓說,因為不能讓客人知道是剩的。”種種跡象都在顯示,這家網紅店置食品安全于不顧,并不是個別員工的疏忽,而更像是一種經營理念。

記者所揭露的問題是否屬實,胖哥倆回應稱公司總部“已對涉事門店進行停業整頓,公司第一時間成立專案組進行內部自查”,有關執法人員也到達被曝光門店開展執法檢查,相信隨后會有一個透明的調查結果。

尚在調查中的事件雖然暫時無法定論,卻不妨礙網絡上的一片吐槽聲。一來此前社交媒體上已經不乏胖哥倆“螃蟹有臭味、豆腐發酸、雞爪有腥味”的詬病,二來近來網紅店頻頻“翻車”,使不少消費者很容易在調查結果出臺之前,就作出先入為主的判斷。

這自然不能責怪消費者,怪只能怪一些網紅店辜負了消費者的信任,太不爭氣了。

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公眾是有記憶的。就在不久前,網紅奶茶店“奈雪的茶”的多家分店被曝光存在蟑螂亂爬、水果腐爛、抹布不洗、標簽不實等問題,而某藝人參股的火鳳祥火鍋也存在售賣變質食材、生菜回收重復使用、鹵湯發酸等問題。

網紅代表著流量和收益,成為網紅當然是好事,但這些網紅店為什么會在食品安全這道關卡上摔跟頭?

盡管在輿論曝光之后,發聲道歉、對涉事門店停業整頓、對具體工作人員作出處罰已經是這些網紅店的必選動作,但公眾對此顯然是不買賬的。一個簡單的道理是,如果自身經營理念出了偏差,即使關掉一兩個門店、開除一兩個員工,又有什么用呢?

網紅店的經營理念在哪里出現了偏差?一言以蔽之,重營銷輕內功。

這些店之所以成功晉級為網紅,離不開出色的營銷。借助網紅經濟的風口,利用社交媒體強大的傳播能力進行推廣,甚至劍走偏鋒地營造蜂擁排隊的網絡現象乃至在社交軟件上刷好評,它們逐漸成為消費者熱捧的對象。

但是與對營銷的重視相比,這些網紅店在內功方面卻顯得太不上心了。

店里蟑螂亂爬、水果腐爛、抹布不洗,一些網紅店公然售賣過期變質食品,類似現象之存在且曠日持久,難道管理者都看不到嗎?

當然絕不是看不到,而是看到了卻不以為意。在管理者心里,最重要的事情始終是營銷,只要營銷得力,就不怕沒有流量,客源就不會是問題。殊不知練好內功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如果在食品安全問題上失守,再厲害的營銷也會敗給真相。而且營銷得越火爆,“翻車”的現場往往就會越慘烈。

打出品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成為網紅被消費者熱捧更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網紅店更應珍惜這份機遇。即使早期重營銷可能勢所難免,也應該盡早把重點放到練內功上,努力通過好品質和好服務保持自己在消費者那里的口碑,從而長紅不衰。

而在監管部門那里,由于網紅店意味著顧客多人流量大,一旦出事性質往往非同一般,因此更有必要強化日常監管。

關鍵詞: 營銷 內功 網紅 翻車

責任編輯:Rex_01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