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深度 >

江蘇省虹浦號盾構機下線 即將投入使用

8月28日,江蘇省中交天和常熟基地制造的“虹浦號”盾構機下線,即將運往上海機場聯絡線現場組裝投入使用。

“虹浦號”是由中交天和自主設計研發的超大直徑氣壓泥水平衡盾構機,總長114米,總重約3174噸,刀盤切削直徑達14.04米,將用于上海機場聯絡線11標。該標段由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施工。“虹浦號”從凌空路轉換井出發,依次下穿浦東運河、川六公路、通城河、川沙路、五灶港、南六公路、川展路到度假區站等。

上海機場聯絡線全長68.68公里,設計速度每小時160公里,是國家發改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1條市域鐵路示范線路之一,是上海軌道交通線網中重要的東西向快速通道。該線盾構隧道內徑為12.5米,為國內第一條長距離小間距并行運營、中高鐵線路的最大直徑盾構隧道,也是全國第一條全預制件拼裝隧道。隧道施工需穿越運營軌道交通、市政公路、橋梁、河流等重要建(構)筑物和重大風險源,對地表沉降控制精度和環境保護要求較高;隧道內底部大弧形塊首次采用整體預制拼裝工藝施工,對物料運輸系統可靠性、拼裝精度要求高;長距離、大斷面穿越粉質黏土、砂質粉土、粉砂地層,對盾構機的姿態控制、整體密封性能也提出更高要求。

針對工程特點和項目需求,中交天和在盾構機設計時針對性地配置了天和特有的常壓刀盤刀具系統、可實現7000米連續掘進不換刀;高承壓主驅動密封,能保證7000米連續掘進無滲漏;泥水環流和逆洗循環系統,防止結泥餅;高精度氣液壓力平衡控制系統,調節精度達±0.002兆帕,能精準進行壓力控制、掘進中的沉降控制;高效物料運輸及高精度箱涵同步拼裝技術將拼裝精度控制在毫米級;在上海地區首次采用單液與雙液同步注漿兼顧的注漿系統設計等,大幅度提高了盾構機的適應性、可靠性及安全性等,為工程順利實施保駕護航。

上海機場聯絡線工程計劃2024年建成投運,建成投運后,將方便旅客在浦東、虹橋兩大機場之間中轉,從浦東到虹橋僅40分鐘;并通過預留與國鐵網絡以及長三角城際網絡的互聯互通條件,進一步改善城市營商環境,為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提供有力支撐。目前旅客在浦東、虹橋兩大機場之間中轉需要90分鐘。

(記者 張宣)

關鍵詞: 江蘇 虹浦號 盾構機 使用

責任編輯:Rex_01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