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階段,構建新格局。如何應對國際經濟科技競爭格局的深刻變革,解決“卡脖子”問題?日前,在由市政協科教委與九三學社市委會聯合召開的“我市加快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培育”專家座談會上,市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政府部門有關負責同志齊聚一堂,談現狀、話未來,直面短板,坦誠交流,為打造天津版“國之重器”凝聚智慧和力量。
“作為科技強市,‘十四五’期間,我市將著眼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高質量發展需要,加強系統謀劃和頂層設計,在重大科研設施、國家重大創新平臺、海河實驗室建設等方面加大培育力度,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會上,市科技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我市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培育有關工作情況,為與會同志亮明“家底”、鋪陳發展藍圖。
如何增強系統思維,在領域鏈、平臺鏈、項目鏈、人才鏈上下功夫?如何瞄準目標,執著推動,確保成效?10位市政協委員、專家學者代表結合各自領域競相發言,就強化戰略布局與協同、建立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梯次培育體系、注重研發轉化和投入產出并重、堅持創新人才引育并舉等提出意見和建議。
“整合現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納入海河實驗室建設規劃,力爭建成國家級實驗室;開展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試點,面向全球整合細分行業頂尖科技力量,解決‘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問題。”
“集聚優勢力量,做長天津科技創新‘長板’,建立完善邊投入邊應用轉化的良性循環發展模式;建立創新鏈首席專家機制、開放共享機制,大力引進和重用戰略科學家,加強科技創新智庫建設,謀劃建設天津科學城,開展科研創新和應用轉化。”
“強化人才吸引,解決好由誰來創新的問題。我市必須在吸引留學人員回國的同時加強創新人才培養,按照國際待遇吸引相關學科的頂級學者和創新團隊,形成科技強市的人才聚集效應。”
“要加強對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保障支撐和后勤服務,特別是完善天津市杰出人才、海河實驗室等高端人才、團隊的配套服務工作,讓人才沒有后顧之憂,專心從事科研。”
……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戰略科技力量的培育將成為影響和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因素。”委員們認為,要深入貫徹落實對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堅定信心,鍛長補短,增強內生發展動力,不斷強化天津自身戰略科技力量,為實現天津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的創新力、策源力。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