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深度 >

保護生物多樣性已經成為全球共識 廣州擁有國內最大的華南虎種質資源庫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一階段會議不久前在云南昆明閉幕,保護生物多樣性已經成為全球共識。10月20日,由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主辦的“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廣州全力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宣傳活動在廣州動物園、白云山和海珠濕地同時展開,讓市民近距離了解廣州豐富多彩的生物多樣性。

白云山上四季花開,海珠濕地成為魚鳥天堂,生物多樣性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地處嶺南的廣州,一直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截至目前,廣州市建成各類自然保護地89個,其中自然保護區6個、風景名勝區4個、森林公園58個、濕地公園20個、地質公園1個,面積約11萬公頃,為重要自然生態系統、自然遺跡、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提供了系統性保護,提升了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維護生態安全。據悉,廣州擁有國內最大的華南虎種質資源庫。

白云山植物種類豐富

生物多樣性成效凸顯

白云山被稱為廣州“市肺”,是廣州城市生態資源、動植物等的基因庫,共有植物1054種,森林植被群系23個,國家級及省級珍稀瀕危植物有23種(如桫欏、樟樹、觀光木、金毛狗等)。近年來,廣州市進一步實施了“野生動物進城工程”“白云山還綠于民工程”等保護建設,白云山逐步形成了以鄉土樹種、常綠闊葉樹為主的多樹種、多色彩、多層次的南亞熱帶風景林。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松鼠等小動物在這里“安家落戶”,“鳥中大熊貓”——黑臉琵鷺在內的眾多鳥類前來“安營扎寨”、繁衍生息。目前,白云山觀察到的鳥類有105種、昆蟲185種、兩棲類動物43種、獸類16種,其中國家級及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6種。

白云山方面還透露,下一步還將在麓湖聚芳園、雕塑公園云道兩側、桃花澗、梅花谷、九龍泉等處“筑巢引鳥”——安置人工鳥巢,營造和保護好適宜野生動物棲息的條件和場所,以吸引更多野生動物在白云山安家。

海珠濕地營造“昆蟲旅館”

成為魚鳥天堂

海珠濕地占地1100公頃,相當于3個紐約中央公園,4個倫敦海德公園,位于廣州中心城區,被譽為廣州“綠心”,與“北肺”白云山構成廣州兩大生態穩定器。傳承嶺南傳統農業生態智慧,開展濕地生態修復和保護建設。建設果基魚塘生態農業示范區,用專業、科學的管養,讓百年老樹重新掛果。恢復鄉土水生植物,試種淡水紅樹林,實現水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營造草灘鳥島等特色生境,恢復嶺南垛基果林濕地、基塘濕地和城市小微濕地群,重建海珠“五素同構”( 基,果,水,岸,生)的濕地生態系統整體構架,區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海珠濕地利用果樹抽疏枝條,營造“昆蟲旅館”,構建水下森林,為昆蟲、魚類等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繁衍地。劃定鳥類生境保護區,在濕地水域較深區域,設置生態浮排,為鳥類營造棲息地,探索中國深水型濕地恢復鳥類營造技術。從建成初期到現在,海珠濕地鳥類種數從72種增加到180種,維管束植物從294種增加到835種,昆蟲種類從66種增加到535種,魚類從36種增加到60種,已然成為全國特大城市中心區難得的魚鳥天堂。

廣州擁有國內最大的華南虎種質資源庫

在動物保護方面,廣州動物園積極開展華南虎營養學、繁育生態學、遺傳學、野外生態學等方面的研究,培育和發展華南虎種群,完成了華南虎人工輔助繁育技術體系、華南虎基因組測序與華南虎種群遺傳多樣性評估、華南虎種質資源庫的構建等方面的科研工作。目前已建立較大的華南虎種群,現有的15頭(只)華南虎,是華南地區最大的華南虎種群,也是國內主要的華南虎種群之一。收集和保存100多份華南虎的細胞、組織、精液等種質資源,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華南虎種質資源庫。

此外,廣州開展白鷴、紅領綠鸚鵡等物種的野化訓練及野外重引入工作。計劃開展水獺的野化訓練工作,有助于解決廣州市外來入侵物種過度繁殖的現象;野外重引入的小麂、白鷴、紅領綠鸚鵡、短角鸮等瀕危野生動物,能在白云山、海珠湖、帽峰山等地持續生存、穩定繁殖,區域生物多樣性得到大幅提高。( 記者 黃熙燈)

關鍵詞: 生物 多樣性 廣州 華南虎

責任編輯:Rex_01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