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努力推進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邁向優質均衡,至2025年全市優質教育集團將達到60個,集團化辦學覆蓋全市公辦中小學校。近日,市人大常委會就深圳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情況展開調研,這是記者從相關座談會上獲悉的。
近六成義務教育學位提供給非深戶子女
據介紹,深圳市共有義務教育學校694所,在校生145.9萬人,專任教師10.25萬人。“十三五”期間,深圳市義務教育累計投入財政性教育經費1840.95億元,完成新改擴建公辦中小學184所,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24萬座,較“十二五”期間翻一番。根據相關規劃,至2025年深圳市將新增74萬座公辦義務教育學位,公辦義務教育總規模將接近翻一番,將有效緩解學位供需矛盾。
作為全國最大的移民城市,深圳非戶籍人口占常住人口的66.6%。解決好非戶籍人口隨遷子女的教育需求,是促進教育公平,實現學有優教的重點之一。深圳市在全國率先推行積分入學政策,將戶籍兒童和符合本市就讀條件的非深戶籍兒童統一納入積分入學范圍,目前全市義務教育學位的56%、公辦義務教育學位的38%提供給非深戶籍子女,比例一線城市最高。
到2025年優質教育集團達60個
深圳將集團化辦學作為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利器”。目前,深圳市已建成32個中小學教育集團,市屬集團化辦學覆蓋全市90%以上的區。今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向全國推廣的“深圳經驗”,就包括集團化辦學推動優質教育“遍地花開”。據介紹,下一步,深圳市還將出臺集團化辦學實施方案。到2025年,優質教育集團總量達到60個,集團化辦學覆蓋全市公辦中小學校。
據介紹,以學區和教育集團為基礎,深圳市還將推進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出臺相關激勵政策,對于參與輪崗的校長和教師,在評定職稱、評優評先等方面給予傾斜。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