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興義市萬峰林街道雙生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堅持黨建引領,依托萬峰林景區資源優勢,圍繞“一村一景”“一村一韻”,著力打造旅游村。
農旅融合強產業
【資料圖】
立足本村資源優勢和村情實際,村黨組織圍繞“產業打底、旅游增收”的思路,堅持觀光旅游與農耕文化體驗融合發展,大力推動“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農家變商家”。通過融合建筑特色、民族風情等文化底蘊,按照“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情閑奇”等要素進行布局,創新休閑旅游、農耕體驗、文化養生、民俗風情、鄉村集市五大業態,建設集特色餐飲、精品民宿及農業旅游觀光于一體的新興產業。依托萬峰林壩區現有的花卉、水果、蔬菜等,以觀光與現采現摘體驗為特色,著力打造觀光園、采摘園、迷宮園、產業園、種植園等集生態觀光、休閑體驗、健身娛樂為一體的農旅融合精品農業。
發展集市富農民
對村容村貌進行整體升級,利用群眾閑置空房、空地等進行規劃打造,建成“鄉愁集市”項目。秉持“有生態、有生活、有生氣、有生意”的原則,采取“政府引導、公司統籌、村組助推、群眾參與”模式,以民宿為核心,輻射周邊區域餐飲、文創體驗、休閑娛樂等產業,并形成品牌效應,實現利益共享、互惠共贏。
完善設施美鄉村
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四在農家”六項行動計劃,全力打造休閑養生勝地。園林景觀、水電、廁所、停車場等附屬設施配套齊全,按照街道“三好四凈五順”的目標要求,村委會對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田間地頭等開展常態化環境監督整治,切實提高游客體驗感。
弘揚傳統興文化
以守護老傳統、涵育新風尚的方式,深入挖掘民間蘊藏的豐富家風家訓資源,并將其融入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制定的村規民約中,讓好家風好家訓真正內化為群眾的行動遵循。同時,加大力度保留布依戲、花燈會、龍燈舞等傳統文化節目,采取送文化下鄉、送戲下鄉,建設農家書屋等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和惠民舉措,豐富農民群眾文化生活。充分發揮示范戶帶頭作用,不斷激發全村文明新風尚,以雙生村的獨特魅力,促進雙生村旅游產業發展。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