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

“無戶嬰兒”被遺棄殺害案件接連發生 韓國會從速修改家庭關系登記法

6月以來,“水原冰柜死嬰案”等多起未經出生登記的嬰兒遭遺棄、殺害案件接連發生,在震驚韓國社會的同時,也揭開了“無戶嬰兒”事件的冰山一角。鑒于此,韓國加快相關立法進程。6月30日,韓國國會通過家族關系登記法律修正案,要求醫院向政府通報嬰兒出生情況,以便及時為嬰兒登記戶籍。這一法律修正案旨在杜絕父母故意不登記而造成“無戶嬰兒”現象。


(資料圖片)

多起“無戶嬰兒”案曝光

6月21日,“水原冰柜死嬰案”曝光,引起韓國社會極大震動。該案嫌疑人、一名30多歲的水原市女子2018年11月和2019年11月分別生下一名女嬰和一名男嬰,分娩次日就將嬰兒殺害,藏尸家中冰柜內數年。6月30日,韓國京畿道警察廳以謀殺和藏匿尸體罪名將嫌疑人移交檢方。

僅一天之后,即6月22日,韓國警方確認,在京畿道華城市又發現一名20多歲的未婚媽媽遺棄嬰兒的案件。以上案件中被遺棄、殺害的嬰兒都是未登記戶籍的“無戶嬰兒”。

此前,韓國監查院將2015年至2022年的預防接種資料與出生申報記錄進行對比后發現了2236名“無戶嬰兒”。上述兩起案件就是在監查院向地方政府進行通報并確認“無戶嬰兒”行蹤的過程中被揭露出來的。

另據報道,震驚韓國社會的“水原冰柜死嬰案”曝光后,韓國政府已自6月28日起在全國范圍啟動“無戶嬰兒”大排查,調查對象為2015年至2022年出生但未辦理出生登記的2000余名兒童。

韓國保健福祉部透露,目前正攜手疾病管理廳、警方和地方政府、醫療機構等展開全面調查,相關部門的公務員對普查對象進行全面家訪,在調查出生申報的同時確認兒童的行蹤和安全。對于調查過程中否認出生事實、拒不配合調查或疑似遺棄、買賣嬰兒者,工作人員將委托警方開展調查。

韓國警察廳國家偵查本部7月6日表示,截至5日下午2時,全國各地方政府共接到664起“無戶嬰兒”事件的舉報,國家偵查本部已對其中的598起進行偵辦,確認23人已經死亡。后續的刑事調查將陸續展開。

高票通過法律修正案

韓國法律規定,父母必須在嬰兒出生一個月內進行出生登記。若違反規定,父母僅會被處以罰款,罰金為5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77元)。此外,醫院等機構無需向行政機構通報嬰兒的出生情況。

正是由于這一法律漏洞的存在,在韓國,與“無戶嬰兒”相關的犯罪很難被發現。

對此,韓國媒體評論稱,遺棄和殺害嬰兒的多起案件的發生反映出,如果不要求醫院向政府通報嬰兒出生情況,那么許多嬰幼兒都將面臨危險狀況。除了被遺棄、殺害等危險外,這些“無戶嬰兒”還不能享受醫療保險,且被排除在義務教育對象之外。

為了杜絕父母故意不登記而造成“無戶嬰兒”現象,韓國國會6月30日從速修法,以266票贊成、1票棄權的絕對多數票通過家族關系登記法律修正案。

這一法律修正案規定,醫療機構有義務向地方政府通報新生兒出生的事實;如果家長在嬰兒出生后一個月內沒有為孩子辦理戶籍登記,地方政府將通知家長辦理;如果家長仍沒有登記,登記機構將在獲得法院許可后行使職權辦理登記。

韓國媒體報道稱,上述法律修正案將在頒布一年后生效。

未設罰則作用恐受限

有批評聲音稱,家庭關系登記法律修正案的通過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韓國的新生兒出生登記制度,但遺憾的是,修正案中沒有寫入對未按規定進行出生人口通報的醫療機構的罰則,因此實施后所能發揮的作用恐將有限。

韓國《東亞日報》等媒體評論稱,出生后一直沒有進行人口登記的2000多名“無戶嬰兒”浮出水面,甚至不少嬰兒已經死亡,這是“所有韓國成年人都應該感到羞愧的事情”。《韓國先驅報》也批評稱,長期以來,韓國政府和各個政黨未能就保護嬰兒免受虐待和遺棄采取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在過去四年中,議會提出了多達15項與保護新生兒有關的修訂法案,但沒有取得任何立法進展。

為此,《東亞日報》等媒體指出,通過修法改善新生兒出生登記制度僅是第一步,為了不讓那些有“前科”即未給嬰兒登記戶籍的父母在“無戶嬰兒”成長過程中以“生活艱難”等借口拋棄、傷害孩子,應該全面修改相關法律。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