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

學費漲排名降 難擋英國留學熱

一邊是逐年跳漲的學費,另一邊卻是不斷下滑的QS排名(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發布的世界大學排名),英國留學在這個暑期出現了“性價比不高、熱度不減”的趨勢。7月11日,據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熱門留學目的地的多所院校學費都迎來一波“漲價潮”,其中英國高校的學費上漲態勢最明顯。部分熱門院校專業的學費三年間漲了近60%,學費突破3萬英鎊/年。留學成本隨之上漲,在英國讀一年制的碩士總留學成本高達人民幣70萬元,與之相對應的,是最新發布的2024 QS世界大學排名榜單中,英國院校的整體排名穩中有降。


(資料圖片)

飛漲的學費

“全都漲價了,學費、住宿、生活物價。”計劃赴英留學的李心依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自己相熟的朋友剛從倫敦留學回來,一年就花掉了70萬元,這個數字超出了李心依的預算。

“我為留學準備的預算是人民幣40萬元,中介也告訴我,40萬可以在非倫敦地區讀一年碩士,但我總怕資金不夠。”李心依說道,“現在留學太貴了,但中介說如果今年不走,明年還會漲。”

已步入工作崗位的楊蕙2020年曾在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專業讀研。用她的話來說,目前母校的身價已經漲到“高攀不起”的程度:學費三年漲價近12000英鎊,漲幅近60%……這是楊蕙學弟學妹們面臨的處境。“我當時讀書的學費是20110英鎊。今年有學弟學妹來問學校情況,我才發現學費已經漲到了32100英鎊。”

準留學生劉旭同樣面臨著學費上漲的現實。按照既定安排,劉旭將在今年秋天入學圣安德魯斯大學。“我的專業學費是27200英鎊,22級的學費是26500英鎊,學費漲得不算多。”而學費上漲也并不是最讓劉旭憂心的事,“英國物價和租房最近漲得都比較多,整體的留學成本都提高了。”

北京商報記者以申請者身份咨詢了多家留學中介,多位中介咨詢顧問也證實,目前想去英國留學讀研的話,人民幣40萬元/年是最低準備標準。“如果讀一些比較貴的專業,學費和住宿費加起來都不止40萬元。”

下滑的排名

學費、生活費跳漲的同時,在最新發布的2024 QS世界大學排名榜單中,英國院校的整體排名穩中有降。

雖然英國高校依舊有17所入圍前100名,但從具體排名情況來看,不少院校出現掉隊情況。如愛丁堡大學從第15名降至第22名;曼徹斯特大學從第28名降至第32名;謝菲爾德大學更是從第96名降至第104名,跌出前100榜單。

院校排名的下降也讓部分留學生重新考慮起赴英留學的性價比問題。

“雖然院校的學費漲價了,但對比來看,英國的留學性價比仍是最高的。”托福機構創始人吳曉亮表示,英國的短學制特點降低了留學生的時間和金錢成本,這形成了目前即使英國院校學費漲價,但留學生仍舊追捧的局面。

那么從招聘角度來看,QS榜單院校排名下滑的英國畢業生的競爭力究竟幾何?在外企從事獵頭工作的董小雅看來,QS榜單是她在招聘過程中的參考依據之一,但不是絕對的決定因素。同時,董小雅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從她的招聘經驗來看,專業和經歷相符要比高校排名更具吸引力。

擋不住的申請熱情

“海外高校學費漲價是大趨勢,但從不同國家高校來看,漲價這么普遍的只有英國高校。”吳曉亮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據了解,國際留學生的學費是目前英國高校營收的重要一環。公開信息顯示,2023/24學年、2024/25學年的英國本土生學費為9250英鎊。對比之下,國際生學費最高可達到本土生學費的6倍左右。

盡管需要比本土學生支付更高的學費,但英國對國際學生的吸引力近幾年不斷提升。英國大學聯盟(UUK)今年5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19學年至2021/22學年期間,英國高校國際學生為英國帶來的經濟效益已從313億英鎊增加到419億英鎊。報告指出,從2018/2019學年以來,在英國就讀、來自非歐盟國家的國際學生人數增長了68%,目前為350145人。

而從中國學生赴英留學的情況來看,“英國熱”近年來持續升溫。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HESA數據則顯示,2021/22學年,中國內地赴英就讀人數為151690人,同比增長5.47%,在國際學生中占比22.3%,排名第一。

在留學中介工作多年的莊朋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他此前接的留學咨詢涵蓋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多個英語國家。但從去年開始,他基本只做英國的留學咨詢了。“最近幾年去英國的學生太多了。對比十年前的留學生來看,赴英的學生人數已經翻了兩倍到三倍不止。”

而在吳曉亮看來,高性價比將是未來選擇留學家庭需要重點考慮的環節。“海外留學的發展前景還有待觀察。經濟因素對于家庭留學計劃的影響較大,所以留學成本上漲的情況是否具有持續性,還需要多維度評估。”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