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

超八成肝癌與乙肝病毒感染有關 乙肝病毒攜帶者肝細胞癌風險是未感染者25-37倍

中國網財經7月30日訊 昨日,“中國慢乙肝臨床治愈(珠峰)工程項目、中國降低乙肝患者肝癌發生率研究(綠洲)工程項目2023年管理工作會議”上公布了珠峰項目、綠洲項目的最新數據。

據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副理事長楊希忠教授介紹,近年來,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發起并推進了“珠峰”“綠洲”等項目,旨在快速推動國內外專家的研究成果,幫助乙肝患者實現臨床治愈。

超八成肝癌與乙肝病毒感染有關


(資料圖)

“中國肝癌年新增達41萬,新發病例數占全球45.3%。而我國83.77%的原發性肝細胞癌都與乙肝病毒感染有關,乙肝病毒攜帶者肝細胞癌的風險是未感染者的25-37倍。”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高志良教授表示,感染乙肝病毒后,如果不盡快進行干預,就會發展成為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死于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很高,早診早治,對于防治乙肝至關重要,對于已經確診的患者,符合條件應盡快啟動抗病毒治療。

高志良教授介紹說,珠峰項目數據顯示,未抗病毒治療、抗病毒治療和達到功能性治愈5年肝癌發生率有很大差別。未抗病毒治療的慢性乙肝患者和肝硬化患者的肝癌發生率為14.9%和53.1%;抗病毒治療的慢性乙肝患者和肝硬化患者的肝癌發生率為10.7%和31.9%;而達到臨床治愈的慢性乙肝患者肝癌發生率僅為0.6-1.88%。

乙肝臨床治愈是指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持續檢測不到、乙肝e抗原陰轉、伴或不伴抗乙肝表面抗體出現,肝功能保持正常,影像學檢查未發現肝臟組織學有其他病變。

高志良教授表示,對口服核苷(酸)類藥物經治的慢性乙肝患者中符合條件的優勢人群,聯合聚乙二醇干擾素-α可使部分患者獲得臨床治愈。多項研究顯示,干擾素治療前乙肝表面抗原小于1500IU/ml,且e抗原陰性的優勢患者接受序貫聚乙二醇干擾素-α治療更有可能實現臨床治愈。

“截止2023年6月底,項目已經入組慢乙肝患者31037例,實現臨床治愈5681例(部分患者未完成治療療程),治療隨訪數據完整的17429例患者中,HBsAg清除率達到30%。”高志良教授介紹說,治愈患者中近90%在48周內實現臨床治愈,慢性乙肝臨床治愈率從3%-7%,顯著提高至33.2%,成為全球最高水平。不同乙肝病毒感染人群的臨床治愈,也逐步有了一定臨床證據。例如,通過聚乙二醇干擾素α治療48周,3-17歲的乙肝患兒臨床治愈率達50%以上,非活動性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有望實現47%的臨床治愈率。

中國各年齡層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均低于20%

目前,我國乙肝的新發人數較之前顯著降低,但目前乙肝引起肝硬化、肝癌及各種慢性肝病的負擔仍較重。數據顯示,中國各年齡層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低于20%,如何降低肝癌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生存率仍是中國學者努力的方向。

2020年,由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發起、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牽頭開展的國內第一個降低慢性乙肝相關肝癌發生率的前瞻性隊列研究——中國降低乙肝患者肝癌發生率研究(綠洲)工程項目(簡稱綠洲項目)正式啟動。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張文宏教授介紹說,綠洲項目是亞洲最大的前瞻性慢性乙肝真實世界隊列之一,目前已完成全部患者的入組;最早入組的一批患者已隨訪至96周;295家綠洲項目醫院、基地醫院40家、分中心醫院255家,累計入組患者32071例,其中干擾素組22492例,核苷(酸)組9579例。項目階段性數據初步分析結果顯示,與既往研究及臨床經驗一致,干擾素方案治療在優勢人群中能顯著提高臨床治愈率;非優勢人群或許可通過延長干擾素治療獲益;干擾素治療方案在較短觀察期內,已顯著降低肝癌風險。

據悉,特寶生物歷時14年開發的生物制品國家1類新藥——長效干擾素(派格賓)于2016年獲批上市,成為國內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40kD聚乙二醇長效干擾素α-2b注射液。目前,派格賓在實現慢性乙肝患者臨床治愈方面已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