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

青年有為|郭媛媛:用新路子改造老房子,“打工人”放棄高薪返鄉開民宿

“不好意思,您電話打晚了,我們客滿了,下次請您提前預訂。”在西安鄠邑區祖庵鎮石佛寺村的一家民宿,老板郭媛媛對又一個訂房者表達著歉意。


【資料圖】

“暑假期間,好多家長帶著孩子來我們這旅游,訂房的電話一個接一個,稍晚點就訂不到房了。”看到民宿預定如此火爆,郭媛媛滿眼笑意,她知道,自己回鄉創業的選擇是明智的。

“到鄉村去”找機會

3年前,在外從事特色旅游和民宿管理工作的郭媛媛注意到,西安市印發了一則《西安市關于促進民宿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文件,上面寫到,“依托我市獨有的自然資源和人文稟賦優勢,打造既有‘好山好水好空氣’的自然環境,又‘有書有茶有咖啡’的人文環境,構建個性化的城市旅居模式、高端化的度假旅居模式、創意化的休閑聚落模式、產業化的主題莊園模式,促進全域全產業住宿要素提升,使民宿產業成為促進我市旅游消費結構升級的新動能。”

她察覺到,隨著鄉村振興的深入推進,民宿已經成了鄉村旅游的新潮流之一。越來越多的人愿意為了一間房、一幢民宿,專程前往一個村寨、一座小鎮,感受綠水青山間的田園生活樂趣。

可等郭媛媛回到老家,發現家里的民宿管理模式粗獷且落后,鄉村旅游停留在最原始的“農家樂”模式,民宿產品缺乏競爭力。她覺得這是一片藍海:何不返鄉,利用這么多年的經驗開辦民宿呢?

都說追逐夢想是一場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在創辦民宿的過程中,郭媛媛也遭遇了周圍人的不理解。一方面,郭媛媛的親朋好友對她的選擇表示不理解,“一個名牌大學的碩士畢業生,放著體面高薪的工作不做,反而回村里辦民宿,太可惜了。” 另一方面,當地的村民在建筑工人蓋民宿的時候都來圍觀,對民宿建筑結構指指點點:“孫女,房子可不是這么蓋的”。郭媛媛就耐心地跟他們說:“叔,你聽我的,我建的這個房子你絕對喜歡”。

郭媛媛改造的第一個房子是一個傳統夯土式的房子。“當時,這個房子都已經快塌了,我便直接把土房子的頂給掀掉,把樓層給整體拔高,并且在室內做了一個復式loft。”郭媛媛說,她對整棟民宿的改造就圍繞“融風俗文化之精華”的思維進行修建。然后根據現場的地形地貌,最后確定整棟民宿以“融入自然環境為主,本土建筑風格為輔”的設計風格而建。在長達一年的建造后,民宿終于完工。

等民宿蓋好之后,很多村民蜂擁而至,拍照打卡,郭媛媛回憶:“原來民宿還能這么蓋,新樣式這么實用美觀,他們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還有一些村民打算效仿其建筑風格來改造自己家。郭媛媛用自己的行動打消了當地村民的疑慮,用“新路子”改造“舊房子”的舉措受到村民的好評。慢慢地,村民和朋友對她返鄉創辦民宿的態度終于從質疑轉變為肯定。

在民宿中融入傳統村落“原生”美

“民宿不能只是簡單的吃住,它應該成為文化的載體。”房子建好后,郭媛媛開始思考,民宿作為全域旅游背景下一種新興的旅游目的地產品,是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是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渠道。然而,在發展的同時,民宿同質化現象嚴重、地方特色不濃、鄉土味不足、文化韻味不夠,成為普遍存在的問題。

在文化與旅游結合的背景下,旅游市場需求也逐漸發生著變化,重視地方文化特色正成為游客深度游的重要需求之一。為此,郭媛媛決定將民宿逐步向“文宿”轉變。

為此,在鄉土文化的特色表達方面,郭媛媛下了不少功夫。郭媛媛在實地考察當地村民生活用品之后,特意把當地的一些生產、生活的特色融入到民宿室內設計中,“比如在石佛寺村,這里的老百姓都會用一種‘叉子’來干農活,這是石佛寺村農業生產的一大特色。所以我就用這種富含生產、生活文化意蘊的‘叉子’來作為花棲玥民宿展區里的小擺件,而不是選用那種在網上就可以買到的千篇一律的瓶瓶罐罐。”當地特色文化意象的植入,讓民宿不止于“宿”,還有酒、茶、書、餐、曲,不但宜居,還宜游宜學,為人們找到心靈的歸宿。

“從清晨到傍晚,美美地待在山中,享受田園生活……”郭媛媛說,“跟天南地北的游客介紹自己的家鄉,跟三五好友聚坐在一起喝茶,跟家人在自己親手建造的小院里生活相處……除了山水風光的誘惑,這間隱匿在村子里的民宿小院,同樣是我們向往的地方。”郭媛媛說。

目前,石佛寺村的鄉村旅游創業日益向多元化、細分化發展,“鄉村旅游+農耕文化”“鄉村旅游+養生”“鄉村旅游+民俗”“鄉村旅游+非遺”“鄉村旅游+游學”等,成為石佛寺村青年們發揮創意的新領域,進而帶動著鄉村旅游新業態的不斷豐富。

踩下民宿產業發展的“油門”

民房變民宿,戶主變業主,民宿業的發展,在讓游客感受到詩與遠方的同時,還帶動村民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看著置身于山林外的樓閣臺榭,迎來一波又一波的客人,曾經冷清的小村莊也因此日漸熱鬧起來,郭媛媛心里很是欣喜。

“現在,民宿中所有運營管理者和技術工人都是從當地請來的”,因為工作人員需求量大,郭媛媛便直接和當地農村合作社簽訂用工協議,郭媛媛把具體的用人需求告訴合作社,合作社會按照這些要求來篩選符合條件的工人,“這樣一方面能夠達到我們經營者的服務保障需求,另一方面也能給當地村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村民在民宿打工,不僅錢包逐漸鼓了起來,腦袋也逐漸富了起來。最近,郭媛媛和村民們聊天,“變化”總是繞不開的話題。

人們的觀念在變。“鄉親們在民宿工作以后,開始越來越重視生活的品質了。特別是一些當地的大姐在跟我們的大廚學做菜之后,回家做飯的調料比例、佐料順序都變得非常講究,招待客人的家常菜也讓人耳目一新了……”郭媛媛說。

石佛寺村的環境也在變。隨著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持續推進,村子里的樹林面積顯著增加,黃土高坡上也能有“綠色氧吧”;過去崎嶇不平的土路和泥路,車都沒法開過去,現在,寬闊的柏油馬路,綠油油的人工草皮,節能省電的太陽能路燈……一應俱全。

石佛寺村的變化,只是西安市建設美麗新農村的一個縮影。以發展民宿產業等為路徑,西安推動美麗新農村建設,著力培育了一批生態美、生產美、生活美的民宿集群,帶動農民創業增收。民宿作為橋梁,連接了都市和鄉村,對接了需求和供給,為激活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發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推進農業強國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民宿是鄉村振興的一扇“窗口”,現在的石佛寺村,陸陸續續有青年返鄉創業,有人開民宿,有人做休閑農業……村子的生活越來越豐富,老百姓的見識也變得越來越廣。

郭媛媛常說自己“忙并快樂著”。快樂的背后,不僅是自我價值實現的成就感,更是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的自豪感。

【調研手記】

理念之變,山谷引蝶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而回鄉的能人,就是鄉村振興中那些“授人以漁”的帶頭人。能人回鄉,帶回來的不只是資金,更有技術、有項目、有想法,他們將自己的經驗帶回家鄉,整合家鄉豐富的文旅、種養殖等資源,帶動鄉村振興。

郭媛媛回鄉創業的“民宿經”,其經營理念非常值得其他有返鄉創業想法的年輕人借鑒。“大眾旅游,小眾消費”,鄉村游已經進入新的階段,不再只是過去的采摘、垂釣、農家飯的模式,不僅要滿足游客基本食宿需求,還要滿足更多如美食、藝術、社交、健康、娛樂、親子互動等多方位的需要。郭媛媛懂經營、會管理,回村后帶領村民找準了產業發展的方向,解開了大家共同致富的密碼。

同時,當地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入資本、人才發展鄉村民宿,在強化規劃引領、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服務水平、加強規范管理等方面下功夫,為民宿發展提供針對性的支持和幫助,正推動鄉村旅游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

在能人的帶動下,加上一系列政策支持,相信石佛寺村的未來會像郭媛媛期待的那樣——越來越好。將這樣的“民宿經”推而廣之,期待未來的鄉村民宿產業,繼續深挖當地生態、文化資源,更好滿足廣大游客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總監制:金銳

監制:王海

策劃:楊月 牟昊琨

編導:王增強 牟昊琨 

記者:牟昊琨 趙熳(實習) 閆佳慧(實習)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建設性新聞工作坊 青島農業大學動漫與傳媒學院融媒體工作坊

剪輯:王增強

統籌:藺潔麗 高琦 代紅玉

《青年有為》系列微視頻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

出品單位:中國青年網

支持單位: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