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汽車行業8月報:降價潮+新車型+促銷費政策 市場整體有望迎來“金九銀十”

投資要點:

1.板塊行情回顧


(資料圖片)

汽車板塊在5-6 月實現較大漲幅后,7 月以來有所調整。7 月17 日-8 月16日,汽車(申萬)指數實現漲跌幅-5.5%,落后滬深300 指數3.43pct。各相關細分板塊均有調整,其中,充電樁、智能汽車跌幅居前(跌幅>8%),其他運輸設備、燃料電池、新能源汽車跌幅較小(跌幅<5%)。

2.產銷數據情況

整體產銷節奏有所放緩,庫存壓力有所上升。7 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0.1萬輛/238.7 萬輛,環比-6.25%/-9.00%,同比-2.2%/-1.4%。1-7 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65.0 萬輛/1562.6 萬輛,同比+7.4%/+7.9%,累計產銷增速較1-6 月均下降1.9pct。7 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1.70,環比+25.9%,同比+17.2%,位于警戒線以上。

出口總量在半年度首次超過日本后繼續穩步增長,比亞迪、奇瑞、長城等增速較快。7 月汽車出口39.2 萬輛,同比+35.1%,環比+2.7%,較6 月實現小幅增長。1-7 月汽車累計出口253.3 萬輛,同比+67.9%;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63.6 萬輛,同比增長1.5 倍,增勢強勁。1-7 月,上汽集團出口57.1 萬輛,排名第一;比亞迪、奇瑞、長城增速較快,出口量分別為10 萬輛、39.4 萬輛、15.1 萬輛,同比增長7.9 倍、1.4 倍、94.7%。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季節性持續提高,自主品牌滲透率創歷史新高,新勢力7 月銷量表現亮眼。7 月新能源汽車產銷80.5 萬輛/78 萬輛,環比+8.8%/+18.6%,同比+30.65/+31.6%。1-7 月累計產銷459.1 萬輛/452.6 萬輛,同比+40%/+41.7%。7 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32.69%,為歷史次高;新能源乘用車自主品牌滲透率59.7%,為歷史新高。埃安、理想銷量維持強勢,蔚來7 月銷量首次突破2 萬輛。

8 月以來多種車型降價,新車型陸續上市,預計下半年市場競爭將加劇。特斯拉、上汽大眾/MG、零跑、奇瑞新能源、歐拉、哪吒和極氪等車型開啟降價,優惠幅度1-7 萬。新車型包括比亞迪宋L/豹5、理想MEGA、小鵬X9、問界M9、阿維塔12、奇瑞星紀元ET 等重磅車型將在第三、四季度上市。

3.相關產業鏈情況

動力電池:1-7 月累庫小幅改善,頭部企業份額較6 月基本持平。7 月動力電池裝車量32.2GWh,同比+33.3%,環比-2.0%;1-7 月累計裝車量為184.4GWh,同比+37.3%。7 月動力電池產量達到61.0GWh,同比+28.9%,環比+1.5%;1-7 月累計產量達到354.6GWh,同比+ 35.4%。1-7 月累庫達161.4GWh,累計同比增速較1-6 月-2.37pct。7 月寧德時代、比亞迪、中航鋰電、億緯鋰能、國軒高科裝車量分別為13.47GWh、9.35GWh、3.2GWh、1.32GWh、1.25 GWh,市占率分別為41.79%、29.01%、9.93%、4.08%、3.89%,較6 月-3.35pct、+1.62pct、+1.12pct、-0.42pct、+0.18pct;CR5 為88.7%,較6 月-0.84pct。1-7 月CR5 為89.63%,較1-6 月-0.28pct。

充電樁:私人充電樁增長持續發力,整體仍需合理加快布局。7 月新增27.6萬臺,環比6 月少增2 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新增6.2 萬臺,私人充電樁新增21.40 萬臺;1-7 月累計新增171.8 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新增41.3萬臺,私人充電樁新增130.5 萬臺。截止2023 年7 月,全國充電樁累計數量為692.8 萬臺。1-7 月,車樁比為2.63 比1,2023 年以來有增加的趨勢。

材料:7 月至今各類材料、加工費、電芯價格均處于下跌態勢。7 月初至今,碳酸鋰、氫氧化鋰(粗顆粒)價格跌至23 萬元/噸和21.5 萬元/噸,變動幅度-25.08%和-26.87%。三元前驅體、電解液、隔膜、銅鋁箔加工費、負極材料,以及鎳和鈷的價格,均已跌至年內低點。正/負極材料開工率較一季度有所提升,預示中游電池廠已經部分完成去庫,或將進入材料補庫階段。

三元/磷酸鐵鋰電芯價格已跌至年內低點,為下游整車廠降低電池成本、降低終端產品價格提供了空間。

4.投資建議

新一輪汽車促消費政策陸續發布,市場整體有望實現“金九銀十”。8 月以來,汽車促銷費政策“組合拳”發力,對提振消費信心、刺激消費需求將產生良好效果,預計下半年汽車銷量有望穩步增長,特別是新能源汽車仍將保持高增長。

自主品牌龍頭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領先,在出口市場增速較快。下半年各車企或再次開啟降價潮,競爭加劇,邊緣新能源品牌面臨退出。同時,自主品牌持續開拓國外市場,繼續看好車型豐富、具備品牌力和產品力的自主品牌龍頭。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零部件龍頭公司有望保持高速發展。新平臺、新車型推出節奏明顯提速,對零部件企業技術快速迭代要求提高,且在降價潮下,零部件企業面臨降本壓力。看好已經參與到特斯拉、比亞迪,以及理想和蔚來等新勢力產業鏈的具備技術壁壘、規模優勢和資源優勢的龍頭公司。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復蘇不及預期;政策落地不及預期;產能利用率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原材料價格波動;技術路線變革。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