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物 >

抗美援朝老兵故事|呂樹榮:夜襲美軍指揮所拿到部署圖

我的父親呂樹榮今年94歲了,到現在仍然身板直、聲音亮,軍人作風不減。

父親1946年參軍入伍,先后參加了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后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


(相關資料圖)

1950年10月,父親被編入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8軍512團2營4連。10月28日晚,部隊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

“過江后,天還沒亮我們就碰到了敵軍,雙方立即干了起來。”父親至今仍清楚地記得,當時敵人飛機、大炮、坦克等現代化的武器裝備樣樣都有。為了突破敵人防線,他們與敵人短兵相接,不少戰友在戰斗中犧牲了。

父親近照

由于敵人擁有制空權,部隊的后勤補給困難。父親回憶:“當時天氣寒冷,戰友們摟著槍,三五成群背靠背取暖。食物緊缺,我們渴了就吃雪,餓了就吃點干糧。有時候,村民送來馬鈴薯。我們把凍得硬邦邦的馬鈴薯放在胳肢窩下面焐,焐熱多少就啃多少。”

“美軍是紙老虎,但紙老虎必須當真老虎打。”父親說這是他和戰友們的一致認識。盡管武器裝備落后、環境極端惡劣,父親和戰友們都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和把敵人打趴下的堅定信心。

父親最難忘的是1952年12月30日夜晚,他所在部隊奉命夜襲清川江附近的一個美軍指揮所。

父親當時是夜襲排排長,當他們剪斷敵指揮所附近防護網時,電鈴“叮鈴鈴”驟響,敵軍探照燈立即照射過來,各種火力傾瀉而至。“整個排暴露了,來不及多想,只有短兵相接,和敵人面對面地干仗。”父親說。

“沖!殺啊!”父親率全排戰士猛打猛沖,4個班的戰士匍匐前進沖進指揮所,靠刺刀、匕首、手榴彈、手雷,打勝了這次夜襲。

父親說,戰斗很激烈,雙方傷亡都很大,他也在這次戰斗中身負重傷,腰椎受傷,血在大衣里結成了冰,被送到戰地醫院后便不省人事。

“即便如此,戰友們不僅順利拿到了美軍的部署圖,還俘虜了一名美軍作戰參謀。”這是父親這輩子最引以為傲的事。

父親和母親近照

從戰場上下來后,父親輾轉多個醫院,做了5次手術,躺了3個月,瘦了幾十斤。

父親的轉業證明書

痊愈后,父親被認定為六級傷殘軍人,和同為軍人的母親一起轉業到地方,參與地方建設。如今每每說到抗美援朝,父親依然豪情萬丈、慷慨激昂,“我們軍人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隨時做好為祖國和人民犧牲的準備”。(呂小寶)

出品人:李學勇、李俊

監制:李礪寒、常愛玲、齊慧杰、田源

策劃:王逸濤、張汨汨、黃慶華

統籌:王楠楠、孫豐曉、胡碧霞

協調:梅良仿、黃亞明、楊春景

記者:李杰

編校:張瑞杰、王慧

新華社解放軍分社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

聯合出品

特別鳴謝

退役軍人事務部辦公廳

退役軍人事務部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司

安徽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安徽省黃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