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深度 >

黔西南州:江畔“楓”警社區工作“法寶”二三件

剛下過雨的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北盤江鎮,微風吹拂,略帶涼意,路旁的兩只小花狗你追我趕,在龍井社區,北盤江中心派出所社區民警與群眾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警民相處其樂融融,都得益于派出所創新社區警務工作的三件“法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本“民情日記”

一個手提袋、一本“民情日記”、一支筆、宣傳單頁,是北盤江中心派出所37位社區民警輔警的“標配”。

巡查安全隱患、收集民情民意、解決矛盾糾紛……每天開完早會,社區民警輔警的身影每天都會出現在鄉間小路、田間地頭。走訪結束,他們會一筆一畫記下當日的走訪情況,將發現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的方法等一一記錄下來。

“社區工作是需要用心感悟的,你與群眾有多近,群眾對你就多親。”翻開其中一本“民情日記”,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式各樣的“民情”:三岔路社區群眾反映豬肉的檢疫問題、梁家與周家土地糾紛、銀洞灣村路口存在視線盲區……社區基本情況、調解案例、村民需求、安全隱患等等,事無巨細。

北盤江中心派出所社區民警聶彪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以“民情日記”為社區工作抓手,在走訪過程中,聽取并記錄轄區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及時發現問題、幫助解決困難。還能將積累總結的經驗做法記下來,以后遇到類似情況可以作為參考,而為老百姓辦事就得有據可依、有案可循。

“防止‘民情日記’流于形式,每周審閱一次,查看走訪記錄內容,如若發現社區工作不突出、大方向偏離,要求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民情日記’成為了考量社區民輔警深入基層,服務群眾績效的‘晴雨表’。”北盤江中心派出所所長趙健說。

一支“布依”聯調隊

走進北盤江鎮金井村警務室,辦公桌和柜子里有一列列矛盾糾紛調解臺賬分類整齊擺放。“我們的調解隊隊員都是布依族,在村里住了幾十年了,人熟地清好做工作,能協助派出所的干好矛盾糾紛調解工作,村里矛盾少了,老百姓們才越過越好。”金井村警務助理梁文順說。

梁文順提到的調解隊,是北盤江中心派出所以金井村為中心,打造的一支覆蓋周邊的特色調解隊伍——“布依聯調隊”。

金井村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村寨,62%的群眾都是布依族,大部分群眾都只會說布依語,這對警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北盤江中心派出所組織當地的布依族群眾加進調解隊,村里的矛盾糾紛調解工作也開展得順暢多了。

“父子倆打架,傳出去大家怎么看啊……”前幾日,金井村的梁某父子因為瑣事發生爭吵,隨后大打出手。接到報警后,社區民警迅速組織“布依聯調隊”開展調解,一個小時后,父子倆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表示以后遇事不沖動,坐下來好好商量。

為確保轄區平安穩定,“布依聯調隊”還協同派出所處警,加強本村及周邊日常巡邏和平安法治宣傳。

2023年以來,“布依聯調隊”調解矛盾糾紛71 起,調解成功71 起,調解成功率達100%。

一套反詐問卷

“這些題目都很簡單,只要拿到100分,憑答題截屏就能來派出所小禮品。”在北盤江中心派出所領到小禮品的大學生周品超拿出手機展示著反詐問卷。

北盤江中心派出所結合轄區高發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特點,堅持“以防為主、以宣為先”,創新宣傳舉措,編寫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問題,再將答題鏈接轉發到53個“公安+”多元共治微警務群內,答題滿分者贈送生活用品,切實提升群眾反詐防詐意識。

“我也參與了答題,做一遍題目就能增加不少防騙知識,而且我通過答題還領了不少禮品。”居民張女士興高采烈地說,自己中獎后,她還把鏈接分享給親朋好友一起參加,希望大家都能增長知識,獲得小禮品。

“這個反詐試卷有‘一舉三得’的作用,一是提高了群眾反詐防詐的意識,二是進一步增加了‘公安+’多元共治微警務群的活躍度,三是群眾來所里領獎,我們再進行普法宣傳,還提升了警民雙向熟悉率。”說起反詐問卷的作用,民警萬端瑩滿臉自豪。

據了解,自2022年11月在“公安+”多元共治微警務群推送反詐試卷以來,2023年上半年轄區電信網絡詐騙案發數同比去年下降41.17%,500余人來派出所領取小禮品;2023年以來通過微警務群解決群眾求助、咨詢300余次。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7